年终岁末,元旦近在眼前,又快到了走亲访友,礼尚往来时节。换句话说,收礼、送礼,"推"来"托"去的"时段"又要来了。
不过,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每年重要的节日,譬如"五一"、"十一",尤其新春佳节,往往节日过后,来访者送的礼品或年货,有好些就成了"鸡肋",比如不合身的衣服、不对味的香水、不喜好的烟酒等,不是不需要,就是多余或不合适的。该如何处置那些尽管值钱,却是过剩、不实用的礼品,给不少人带来烦恼,真是扔了可惜,放着又占地方。
其实,如今随着网络和电子商务的普及,大家大可不必为此发愁,只要将过剩的礼品和年货放到网上"变现",就能成为既实惠又不失面子的处理"鸡肋"的好办法。往年春节前后,如果你曾留意国内几个大型电子商务网站,就会记得那段时间里,闲置的春节礼品、年货几成网上交易的新宠。譬如ebay易趣,诸如家居生活用品、工艺品、营养保健品、食品礼盒等国人常见的馈赠礼品,时常会高居其交易商品的前位。又如淘宝网,特别开设闲置商品甩卖专区,尤其以各种礼盒包装的酒、茶叶、保健品居多。
既然多数春节礼品都属于"鸡肋",还不如便宜点卖给有需要的人,成为不少卖家共有的想法,商品定价因此普遍不高,基本是市场价的6至7折,咖啡礼盒、红酒套装等"大路货"价格更低。譬如,曾有卖家出售一套市场价1000元左右的红酒礼盒,仅以200元就"挂牌"了。又如,曾见一卖家在淘宝网上留帖,乐呵呵地叙述去年春节时,他的朋友从香港来沪旅游,送其一部最新款的诺基亚手机。巧的是,卖家不久前已买过同型号手机。于是,他将自己买的那只挂到网上"变现",又从网上给娘子买了一款精致的摩托罗拉手机。可见,毕竟闲置的年货多半是单位发的,多余的礼品多半是别人送的,对卖家来说可谓零成本,只要心不贪,多多少少总归有赚头。
说到底,网上买卖多余的年货和礼品有两大好处。一是送礼人对收礼人的真实需要往往并不了解,选择好看但不实用的东西,对收礼人却是累赘,在网上出售可以有经济收益。二是传统的礼品的处理办法,无非是转送他人,或卖给回收礼品的小贩。但那些办法都不够体面,现在利用网络,爱面子的人可以不露面就把礼品处理掉,何乐而不为?或许明年春节过后,你可以悄悄跟同事交流:"今年春节,你上网卖多余礼品(年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