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想要退休生活无忧 先完成“四大指标”
查看完整版本:想要退休生活无忧 先完成“四大指标”
2008/12/8 17:09:32
  『提要』金融风暴让不少人半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而人到中年的他们也没有时间重头再来。在如此多的困难下,要想让几十年的退休生活幸福无忧,首要的财务底线就是--安全退休。那么。到底需要多少财富积累、需要如何规划、需要哪些保障,才能让我们的退休生活真正"安全"呢?从现在开始,且让四大法则来为你守住幸福养老的底线。
  "我大半辈子的积蓄打了水漂,未来几十年的退休生活将如何度过?"蒋先生忧心忡忡。
  在即将结束的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袭来,不仅让蒋先生前几年股市里赚得几十万元盈利全部擦光,如今还套牢了20多万元。与此同时,他去年底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原先预期的8%的收益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现在已经到期了,可账面上负收益23%,不得已下只得再展期三年。
  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一向做事稳健的蒋先生突然间没了方向。他原先的安排挺不错,两套100平方米的房产一套自住,另一套计划给儿子结婚用。手上有100万元股票,想着退休后每年赚10%,也有10万元补贴家用。可现在,不到一年的功夫,半辈子的积蓄就这样不见了。眼看着退休步步逼近,月收入将从现在的1万元降低到3000元,他心里更是没了底。未来退休准备金的大窟窿将如何填补?
  的确,2008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像蒋先生一样资产严重缩水的投资者不在少数。而在众多"受伤"的人群中,最为苦恼、揪心的想必是那些即将退休、希望借助投资收益安心养老的人们。毕竟,年轻人还有着职场打拼、再次积累财富的漫长未来,时间上等得起,可对于临退休族来说,几十年的积蓄打了水漂,原本充裕的退休金出现不小的缺口,未来的养老生活又怎能无忧呢?
  因此,今天我们提出"安全退休"这一主题可谓十分迫切。要想让几十年的退休生活幸福无忧,无论如何,你都要首先守住自己的财务底线--安全退休。
  退休后面临的"不安全因素"
  什么是安全退休?为什么要安全退休?难道对于大多数而言,退休生活还会不安全吗?
  是的。对于正面临退休的人们来说,退休生活其实面临着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比如收入的锐减、身体健康和疾病的威胁、对子女的扶助以及寿命的延长等等,这些都会让银发族的财务状况面临着"入少出多"的尴尬。如果不及早地作出规划和安排,很有可能出现年轻时潇潇洒洒,年老时可怜巴巴的惨淡境地。那将是我们多么不愿意看到的情形啊!所以要想继续保持高质量的生活水准,必须寻找到实现安全退休的财务底线,在职场打拼之年努力实现,以尽早消除那些"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退休后收入锐减
  退休后收入锐减是所有退休族最为忧心和头疼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一些发达国家,退休后的收入主要依靠社会保障体系来实现。在我国,由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人面临退休后收入严重缩水,同时医疗费用等花销不断上涨的尴尬境地。像某外贸公司的部门经理林先生,退休前每月收入2.5万元,现在刚刚退休后,月收入社会养老金一下子锐减至3000元左右。"过去的月收入中很大一部分是奖金、提成等等,这些收入在退休后全都没了。"林先生至今仍感到心理不平衡。
  退休前后收入差距如此悬殊,一个专有名词--养老金替代率可以印证林先生的感受。我就无法安心。"养老金替代率这一指标由劳动者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退休前工资收入水平之间相除得出,比例约接近1,说明两者差距越小,反之则表示退休前后收入差距脱节严重。而我国养老金改革后目标替代率为59.2%,即退休后收入约等于退休前工资收入的六折水平,而实际上很多人还达不到这一目标水准。所以对大多数人来说,退休后的收入锐减将是无法逃避的残酷现实,毋庸置疑地成为"不安全因素"之首。
  ●寿命普遍延长增加养老费用
  "长命百岁"是中国人寿宴上最吉利最美好的祝福,可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养老,那长寿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3岁,且8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对于女性而言,50或55岁就退休了,平均寿命要超过81岁(以上海为例),那么退休后将有26~31年的光阴需要度过,即使男性60岁退休,退休后也要至少度过20年,而幸福的"百岁老人"们更要度过40余年的时光。这段不容小视的漫长岁月几乎等于我们人生中可以投入工作的时间长度。仔细想想,想要在这几十年中活得有滋有味,一定是需要巨大的财富才能支撑的,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老年人吃、穿、行等日常花销较低,但退休人生的总花销却在不断增长,这难道不是一个"不安全因素"吗?
  ●疾病等风险因素增加财务压力
  退休后的另一"不安全因素"就是身体健康方面尤其是疾病的风险增加,保健和医疗费用的大幅攀升也大大增加了退休族的财务压力。
  已经60岁的吴女士对此颇有感慨,"年轻的时候身体可好了,几乎不去医院看病,有什么小毛小病扛一下也就挺过去了。可现在退休没多久,身体又不灵活又容易出状况,自身的恢复能力也大不如前,一年的医疗费用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了5000元,差不多是以前5年的。"不久前,吴女士走路时不慎扭了脚,2天后脚踝肿了一圈,去医院一查,原来是骨裂了。医生提醒她年纪大了以后要注意骨质疏松的问题,这下,她真的觉得自己老了。
  年龄增长带来的麻烦可不只骨质疏松,年轻时不曾想到的各类疾病都会悄悄靠近。所以关注自身可能的风险,并建立自己的医疗储备金很是必要。
  ●扶助子女或留下财富遗产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父母总要为孩子的将来打下基础,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子女,待到他们婚嫁、置房、育儿时,父母大多要"表示表示",必要时还要助一臂之力。如今房价高企,许多小两口的婚房都是由老两口支付的首付款,粗粗算来,动辄上百万元的房子没有个三四十万元也是没法过关的,再加上结婚的彩礼、添丁时的喜费,财力上的压力并不小。而且父母大多要为子女多多少少留下一些财富遗产,这些因素更加让退休无忧变成一桩忧心多多的难题了。
  安全退休的"四大指标"
  上述"不安全因素"或许还只是共性的,每个家庭还可能面临各自不同的"不安全因素"。即使在风平浪静的市场环境下,安全养老也难关重重,更何况在如今不断蔓延的金融风暴下,"安全至上"既更凸显重要性,也进一步增加了难度系数。
  不过再难的问题总有解决的方案。对于退休族而言,想检查一下自己的财务状况是否安全吗?不妨对照以下的几项指标要求来对照检查一番。
  指标一:减少负债,负债率控制在20%~0%
  假如你现在30岁,购房时背负了100万元的债务,你的压力会多大呢?而假如你已经60岁,同样100万元的债务对你的压力又会多大呢?答案不言而喻。因为退休后收入的锐减等于降低了偿债能力,同样100万元的债务在年轻时看来或许并不吃力,而退休后则可能压垮我们。
  "负债是提前享受生活的标志"此话不错,不过,退休后依然承受较高的债务比例会降低生活质量,如果收入减少的同时还需归还欠款,这样的日子不会好过吧。所以退休前,不妨做个负债"降压运动",让你的资产负债率控制在20%~0%,以减轻心跳的压力哟!
  指标2:充足的现金流,手头至少有6个月的生活费
  退休后,伴随人们收入的减少,一些日常的支出也会降低,例如交通费、通讯费等,但有些费用不降反升。其中旅游费用和医疗费用最为典型,前者是快乐的消费,而后者是无奈的支出。不论哪种情况,如果没有充足的现金流,都会造成周转难题。如果只是无法实现旅行计划也就罢了,如果耽误了治病医疗,麻烦可就大了。所以,保持充足的现金流,让手头至少持有6个月左右的生活资金费用,这是安全退休的必要条件。
  指标3:拥有至少一套住宅,"以房养老"更轻松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这不仅让人感到安心,更是一笔巨大的财务基础。对退休族而言,更是如此。对年轻人来说,房价太高时选择租房,大不了忙个一两天搬搬家,而对于老年人来说,动荡的感觉很不安全,而如果自己没有住房,每个月还要支付上千元的房租,无疑又增加了养老金的压力。再加上如果某月有了高额的消费,或突遇疾病,那么现金周转很可能会有麻烦。所以,拥有一套住宅让生活多一份安定,在必要的时候,退休一族还可以"以房养老",生活无忧呢。
  指标4:根据不同用途,做好各项资金分配预案
  "退休就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小徐今年刚过30岁,不过他早早打起了退休规划的算盘,"定投基金已经开始了,投保重大疾病险和养老保险是10年内的计划。现在开始准备,时间充裕些而且每期投入的金额也可以少些,压力自然比40岁或者50岁才刚刚储备退休金的人小很多。"谈起养老,小徐信心十足,及早的规划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其实,小徐长期以来都自己准备了各项资金预案,将手头的结余分配不同的用途,比如旅游、人际交往、大宗物品等,每年末还根据实际的资金使用情况来进行第二年度的预算调整。对于退休族来说,因为收入相对稳定,这样的预算安排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几十年的退休生活难题或许就在一点一滴中慢慢化解了。
  从现在开始行动
  以上指标更多的是针对退休组而言的。而对于现在还在职场打拼的30、40、50岁的人们来说,安全退休的理想虽然遥远,却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行动起来了。
  要实现安全退休,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本组文章里,我们将提出安全退休的四大法则,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要早早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早早开始投资享受复利效应,早早控制负债和建立保险保障等。如果将四大法则付诸于你的生活中,未来你的退休生活将能确保足够安全!
  相关链接:
  美国人养老:401K计划挑大梁
  眼下中国的退休保障体系还呈现出社会基本养老覆盖低,企业补充养老规模小,个人养老储备起步晚的尴尬状态,但看看美国的养老保障体系,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美国社会保险体系俗称"三脚凳",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支柱模式,是一个非常完备的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一支柱--政府主办的社保养老金;第二支柱--雇主资助的私营养老金;第三支柱--个人储蓄。
  在这三大支柱中,最重要的是第二支柱。事实上,随着战后"婴儿潮"一代即将步入老年,美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正在不断加剧,其社保养老金也和中国的一样,呈现出入不敷出的状态,因此私营养老金才是美国养老保障中真正的"第一支柱"。
  私营退休金有三大特点:雇主资助、完全自愿、税优政策支持。它包括两种形态:确定领取型计划(DB计划)和确定缴费型计划(DC计划)。
  在DB计划中,员工将来退休的待遇是根据一个约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计划保证雇员退休后固定的退休金领取水平。通常只由雇主供款,不为参加计划的每个员工建立个人帐户。雇主对退休基金的投资安排进行决策,并承担投资风险。
  在DC计划中,雇主不保证员工退休后的领取标准,雇员需要缴费,通常雇主会按照雇员缴费的一定比例配套缴费,为参加计划的每一个员工建立个人帐户,雇员和雇主缴费都进入个人帐户,雇员承担主要责任,对个人帐户中资金进行投资,并且承担投资风险。
  目前,DB计划由于企业负担较重、投资回报较差、员工参与性较低而逐渐为DC所取代。
  DC计划主要有适用于盈利性企业的401K计划、适用于非盈利组织的403B计划、员工持股计划、利润分享计划、股票红利计划、节俭储蓄计划等等。其中尤以401K计划最受欢迎。按该计划,企业向员工提供3到4种不同的证券组合投资计划。员工可任选一种进行投资。员工退休时,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分期领取和转为存款等方式使用。
  此外,个人储蓄养老金计划是美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补充。它最大的特点是联邦政府提供税收优惠,包括税收延迟(个人所得税)和税收免除(利息、分红、资本利得等)。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