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波动大,投资收益不确定性增加
关于"理财产品发行火爆"的论调似乎还言犹在耳,而今的市场行情却像突如其来的冬季一般,骤然降温。这一次深感措手不及的不仅仅是投资者,银行在大幅宏调与市场波动的大环境中也表现"卡壳"。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统计,11月28日至12月4日有14家商业银行总计发行了46款理财产品,发行数较前一周下降27%,市场出现大幅萎缩。
信贷类理财进入"彷徨期"
今年一度发行火爆的信贷与票据类理财产品,在最近一周陷入发行底谷,仅发行了14款,较前一周已经很低的发行数再次下降一半,市场占比也下降到30.4%,其中,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下滑更加快速。
由于此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密切相关,而伴随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蔓延与持续,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为保证经济逐步稳定发展,未来我国进入降息通道,将导致贷款利率不确定性加大。
不确定的利率不仅给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定价带来困难,也影响了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运行的稳定性。
与信贷理财产品的下滑相对应的,是债券与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确立了热门地位,上周发行数一举达到25款,市场占比为54.3%,可谓一枝独秀。
发行偏向保证收益型产品
随着投资收益不确定性的增大,投资人对确定性的偏好有所增加,从各种类型产品的占比来看,目前对于银行理财市场是霜冻季节,前期的理财风险集中、大量涌现,使得大部分投资者目前只能接受稳健类产品,而保证收益类产品无疑是首选。投资者偏好使银行在发行产品时也出现了取向性。
上周的46款理财产品中,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有31款,继续较前期大幅增加,不论是绝对数,还是市场占比(某类产品占当期全部产品的比例)方面,上周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已经达到67.4%;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上周仅发行3款,市场占比为6.5%;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了12款,市场占比为26.1%。
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不仅是收益的下跌,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也随之缩短,目前中期风险已经远大于短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