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流行一首歌曲:嫁人要嫁炒股的人。因为炒股的人有恒心有毅力、头脑够灵活、经得起风雨……歌曲背景恰恰是2008年投资理财者的种种心情。
2008年,我们遭遇了1929年来所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从6124点到1664点的最快速的股市暴跌,从年初的CPI高企到年末的两个月内四次降息,从楼市低迷到各种理财产品的混乱……如果说2007年让投资者风光无限的话,那跌宕起伏的2008年,绝对是对投资者最大的考验。
回望过去,需要勇气,我们希望能够厘清理财市场的脉络。
18年未遇 VS 80年未遇
从去年10月的6124点,到今年的最低点1664点,中国股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速降过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下跌幅度超过72%。尽管此次下跌幅度72%仅次于2004年的79%,但2004年的下跌用了14个月,此次下跌只用了12个月,这种速降是18年所未遇。
人们常说股市像温度计。拉开背景,国际上爆发的金融危机对美国来说,这样的危机则是80年一遇。在楼市、股市长期低迷的这种条件下,人们纷纷寻找理财的"避风港",债券、黄金期货等保值产品一度火爆。在股市后市走向尚存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投资者选择的理财产品越发短线,配置短期甚至超短期限理财产品。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政府4万亿元内需提振计划的出台以后,12月3日国务院部署了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9项措施,国九条的出台,将会使用政策性银行千亿贷款力保GDP,"保增长"大局。在此情况下,专家们纷纷预测,明年上半年以后,股市、楼市等市场会逐渐复苏。
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
2008年的理财市场,让理财者过足了"过山车"的瘾。例如在外汇理财产品领域,最具戏剧性的当属澳元。上半年它还是收益冠军,可进入7月之后,澳元遭受重挫,其兑美元的汇率至今已下跌近40%,不到4个月时间就跌回到2003年初的水平。更有甚者,市场上已经有产品因为触发终止标准而提前终止。
同样具有戏剧性的,与澳元理财产品恰恰相反的是美元理财产品。从8月初开始,美元走势一改往日颓势,一路飙升,很多机构都表示这轮美元的上涨行情将宣告美元8年熊市的终结,看涨美元指数型产品又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
今年初以来,面对CPI的不断上涨,楼市等市场上的泡沫,政府不断出台政策,不料却与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遇。由于楼市房价飙升过猛,进入今年以来,管理层及时采取了货币从紧政策,在财政政策与个性行政规定上加以限制。今年下半年以来,楼市进入了萧条期。此际,管理层在危机来临之时还是力挽狂澜,积极救市,已经出台了对楼市许多利好政策。
不仅仅是楼市,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政府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风波,投资者体会到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滋味。
个人理财开始优化配置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恐怕是投资者最大的理财收获。可以预见,经过了又一次的"牛""熊"转换,投资者们在弱市更应优化配置。到了今年年底,"配置"成为理财者们使用频率很高的词。
资产配置有多大作用,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当初投资者把50%的资金购买股票类资产,2008年大盘下跌60%,那么投资者亏损为:50%×60%=30%。然而,如果投资者懂得配置,只投入30%的资产在股票类产品上,那么即便股市下跌60%,亏损只是:30%×60%=18%。
理财专家表示,资产的优化配置是弱市投资中的关键所在。在金融市场动荡时,良好的资产配置往往更能体现出抗风险的优势。理财专家认为,从熊市到牛市个人理财应分三步走:首先做好人生的全面规划、金融资产的标准配置、在标准配置之后进行优化配置。2008年中国投资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动荡市场,如何制定2009年的理财规划成为一道难题,专家建议,优化个人的投资配比,"押宝"思路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