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票自从改为隔周发行以后,较小的发行量对市场的影响力已经逐渐弱化。本周二央行宣布一年期央票暂停发行,显示央行力图维持市场充足流动性,以抑制经济增长下滑的势头。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央行暂停央票的发行,其主要目的为加快央票余额下降速度,使得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调的空间出现。
这并非源于银行间市场资金的紧张,因为自今年9月中旬开启降息周期之后,货币市场的资金情况明显变得充裕。从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看,一方面,作为主要利率指标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加速下行;另一方面,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资金净融出规模持续放大。那么,央行的操作仅为未来流动性紧缩风险的担忧,其背后更可能是源于政府高层对于宏观经济形势的担忧和保增长的坚决态度。
据预测,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将在中期内持续。首先,外需下滑的态势可能持续,出口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其次,美元阶段性走强可能将持续;此外,中国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还需要时间,期间外汇资金净流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这对于市场资金面来说形成考验,人民币贬值的最大负面效应造成外资加快流出,但这将降低央行的对冲压力,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将更强。基于此,为避免热钱快速流出的局面,汇率可能保持稳步小幅贬值的方式。
总体来讲,市场利率的走低、央票的停发、货币政策的预期均对债市形成利好,相对股市来说,债市更具确定性,具有相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