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行负责人表示:"不排除通过人民币贬值来帮助推动出口,以及维持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的可能性。"。本月第一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以跌停报收;2日,人民币继续下跌。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可能持续保持下行趋势,美元相对走强,个人投资者迎来适度配置美元资产、优化投资组合的良机。
人民币急速下跌
12月1日,央行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505,比上一日急速下跌156点。全日询价系统以6.8848收盘,较前一日大跌499点,不仅创下2005年汇改以来的单日最大跌幅,并且首度触及日波动区间0.5%的上限。2日,央行公布人民币中间价为6.8527,继续下跌。
深圳农行专业人士认为,近期,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日渐加深。国内出口企业订单明显萎缩,有人预测,明年中国经济受冲击会更大。日前,央行超预期降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决策层对明年中国经济存在担忧。这是人民币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9月份以来的连续四次降息,人民币1年期存款利率调降了162个基点,与美元的利差优势从214个点降至152个点,缩小了62个基点。人民币利率未来的下降空间仍较大,而美元利率接近底部,未来套利空间会不断缩小,国际资本和热钱追逐人民币的动力会下降,这也会下压人民币汇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有可能滑向7。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分析,奥巴马上台必将奋力振兴经济,而且美国实体经济仍然健康,美元仍然会继续走强,国际热钱会不断抛售人民币资产,未来两年不排除人民币汇率跌至10的可能。
合理调整理财组合
来自银行的消息显示,一些公司客户已经着手配置美元资产,以预防可能发生的人民币汇率风险。个人投资者中尚未出现大规模购买美元的现象,但拥有美元、港币的客户明显放慢了结汇的步伐。
东亚银行客户经理谢财亮建议,市民可以根据各自的外汇需求及外币持有情况,对理财组合进行合理调整。如已有美元资产,未来又有用途的,此时就不要急于结汇,可继续保留;未来想移民、留学,手中又没有外汇,可考虑逢低买入部分美元,但不宜太多太快;无外汇需求也未持有外汇的市民,如果资金较充裕,可适时少量购进美元,做美元定期存款,或购买保本保收益的美元理财产品。
可逢低介入B股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认为,人民币贬值的趋势将保持下去,而且未来的跌幅比较大。他的投资建议是,逢低介入B股。
东亚银行客户经理谢财亮对此表示谨慎认同。他说,B股受A股影响大,目前A股仍存在较大风险,因此B 股难以走出大行情。不过,如果人民币下跌时间较长、幅度较大,不排除B股可能走出一波短期的"汇率行情"。
专家观点
人民币对美元不具备贬值基础
近期人民币汇率走势颇有些耐人寻味:在6.83附近徘徊了两个多月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近日呈现下行迹象。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不但连续四个交易日走低,而且继上一个交易日大幅下跌156个基点后,12月2日再度下跌22个基点,在时隔三个多月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两日重回6.85关口。
对此专家表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是美元近期走强后的正常表现,属于适度调整,尚没有迹象表明人民币将步入贬值通道。
技术调整和修正
"昨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大幅回落,其直接原因是因为欧美股市暴跌、市场预期欧洲央行将大幅降息等因素带动美元出现大幅走强,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 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经理赵庆明表示,"此外,我国政府最近频繁出台刺激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为刺激出口政府实施人民币贬值策略的市场预期。"
金融专家谭雅玲表示,除了美元走强以及市场预期等因素之外,最近人民币汇率的回落也是技术本身调整和修正的必然结果,持续的单边升值或贬值容易积累风险,都是不可持续的。
不具备贬值的基础
"昨天人民币汇率对美元大跌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从人民币形成机制上看,人民币应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此前我们一直采取人民币盯住美元,在美元的走强下导致人民币汇率水平的偏高,因此昨天的适度贬值是对人民币汇率应有水平的一个修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说。
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是否进入贬值通道,赵庆明表示,不排除央行意图适当贬值支持出口的可能性,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基本面、国际收支状况等因素看,人民币对美元不具备贬值的基础。
未来走势基本稳定
今年9月份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连续四次降低利率,11月26日宣布的降息幅度高达108个基点。对于利率的下调会不会导致人民币汇率产生贬值的压力,赵庆明表示,由于我国国内利率水平对主要发达国家仍是正利率,人民币利率仍处于优势,因此降息不会对外汇市场产生逆转性的影响。
郭田勇认为,未来人民币会保持一个基本稳定的态势。而采取人民币贬值会带来以下结果:一是当前抑制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全球经济衰退和外需疲软而不是汇率问题,因此人民币贬值并不能有效地解决出口问题;二是主动贬值或将带来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资金的大量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