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s179085343
2008/12/1 11:31:03
一直有呼声说中国要搞平准基金,但笔者看来根本不需要,不是因为市场不需要救,而是在国有股占绝对权重的中国股市,央企增持、汇金入市都有平准基金的影子,上周五,社保基金终于也高调表态:将着手采取扩大指数化投资规模、同时追加部分股票投资,以稳定市场信心并追求资本市场长期发展中的稳定收益。
何谓指数化投资?要么就是买入构成指数的权重股,直接稳定指数的走势;要么就是通过申购指数基金,间接投资权重股。一言以蔽之,社保基金也要入场救市,而且认为现在入场可以在长期投资中带来稳定收益。消息未出,港股就闻风而动,亢奋收高。本周A股会怎么样?权重股当然会表现一下"给面子",但是会不会又跟汇金增持、央行大降息一样形成脉冲行情?估计很多人还是会表示担心。
和"国家队"站在一起,当然会安全得多,从这个角度看,做为小散户,咱们也申购些沪深300、上证50等指数基金,做点指数化投资也不失是一个理性选择。但是笔者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最优的选择。我们注意到,在社保基金的表态中也提到,"扩大指数化投资"和"追加股票投资"的一个目的,就是稳定市场信心。但是做为一名个人投资者,我们的目的是去获得收益而非稳定别人的信心。的确,笔者也认可,目前的股市已经充分反应了对明年宏观经济硬着陆的预期,不管1664点是不是终极大底,但股指继续下行的空间已经很小。但是在刺激经济各项政策出台的同时,市场对于企业业绩冲击的担忧依然存在,明年上半年企业拿出的报表恐怕还是不尽人意,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内,A股市场呈现箱体震荡格局的可能性更大。无论是基金公司的表态还是实际行为,都可以发现他们在利用市场波动进行高抛低吸的操作。这样就会出现这样的迹象,指数在箱体震荡,但是个别主动型基金却能实现较高的正收益。
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看看2004年和2005年,这两年市场在走熊,但是嘉实增长基金在这两年分别实现了15.62%和8.82%的正收益;而易方达策略增长基金在这两年里,净值也从1.05元上涨到了1.25元。笔者建议,投资指数基金的最佳时期是单边牛市而非震荡市,震荡市应该选择风格灵活的主动型基金。
按照上一轮熊市的经验,未来的牛基应该有这样的条件:基金规模在20亿左右或以下,好操作适应震荡;基金是新基金或次新基金,没有历史包袱(套牢盘赎回);基金经理有过较丰富的熊市操作经验,心态好。按这三个条件,去寻找熊市中的牛基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