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信贷类产品面临收益率下降,债券类产品也要谨防短期风险
降息带来的不仅是存贷款利息的变化,也将影响到信贷、债券等理财产品的收益。本周央行再次宣布降息,且幅度之大令人吃惊,其中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幅度均达到1.08个百分点,市场认为这是降息一次顶四次。对理财市场的影响之大,无疑也会大大超过之前。
理财专家提醒,利率下调将影响信贷类理财产品的收益,银行也有很大可能性提前终止产品。而大幅降息对于债券市场无疑是利好消息,但由于近期债券市场涨幅过大,债券利率已基本反映了降息后的水平,投资者也要谨防短期风险。
个案
赵女士在周三知道降息消息后,后悔没有在这之前把手中2万元的活期存款定存,白白损失了几百元的利息。面对低至0.36%利率的活期存款,赵女士再也不想就这么被动理财了,想用这笔钱投资银行信贷类或债券等比较稳健的品种。
理财产品收益随降息下降
央行利率与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息息相关。从统计数据看,随着今年前三次降息,银行信贷类理财产品和债券票据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降。据第一理财产品库数据统计,多款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收益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不但是实际收益有所下降,即将发行的多款同类型的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也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
上半年投资期限在6个月到12个月的产品中,平均预期收益在6%左右,但现在,市场上已鲜有收益率超过5%的同类产品了。而本周在售信贷类产品3个月期产品平均收益率3.6%,3到6个月产品平均收益4.4%,6个月至1年期产品5%左右,相比上半年均有所回落。
信贷类理财产品首当其冲
受降息冲击,一直备受追捧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迅速下滑。
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介绍,我国已进入降息通道,理财产品对应的信贷资产如果为固定利率贷款,则产品可能提前终止;如果为浮动利率贷款,则产品收益将会发生波动。经过多次利率下调,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随之下降,特别是较长期限理财产品的收益下降比较明显。此外,由于市场普遍预期年内会再次降息,因此未来可能会集中出现期限较长的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提前终止的情况,投资者需关注此类风险。
另外,10月以来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多款理财产品的设计采用收益随贷款利率调整而做出调整的条款。张星认为,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中嵌入此类条款设计,增加投资者利率风险的同时,却降低了投资者的再投资风险。
尽管如此,光大银行一理财师认为,信贷理财产品作为存款的替代品,在股票市场和外围经济都不好的情况下,只要收益率比定期存款高,对于投资者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此外,这些产品提前终止对投资者来说并不算坏事,尽管收益略有降低,但实际影响并不大,而且投资者可以选择新的投资机会,增加了资金的流动性。
张星建议,投资者如要选购信贷类产品,首先关注它的收益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信贷资产的风险和银行给出的收益率是成正相关的。其次,要注意流动性,其间越短,规避风险的可能性就越高。当然,想要靠中长期产品来锁定收益率的想法是比较普遍的,但是投资者要注意产品说明书中关于银行提前终止权的规定,一般来说,利率下调银行有很大可能性提前终止产品。
债市火了,但也需谨慎
受央行连续降息影响,债券市场活跃,投资价值显现,债券类投资产品成为市场热点。
降息后,不少基金公司固定收益部纷纷发表观点表示,此次降息将会再度推高债券市场。建信基金认为,在当前背景下,债券市场各类型债券将进一步分化。此前降息的预期一直未能兑现,这是曾一路走高的债券市场在近期进入振荡格局的原因之一。此次大幅降息对于债券市场接下来的走势无疑是利好消息。不过,国泰君安证券高级固定收益分析师林朝晖提醒,目前大量资金涌入债市,导致近期债券市场涨幅过大,债券利率已基本反映了降息后的水平,不确定因素较大,投资者也要谨防短期风险。
债券投资方式主要有国债、债券类理财产品和债券型基金三种。债券型基金流动性和收益率最好,但却不能保证收益,债券类理财产品则具有期限短、流动性强的特点。目前,理财市场上发行的债券型理财产品主要分浮动收益和保证收益两种类别,其中以保证收益为主。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认为,在股市单边下跌的情况下,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胜在风格稳健,各家银行虽然推出的产品名称不一样,但其实多半大同小异,投资标的也差不多,投资者重点关注产品期限和收益率即可。
对于固定收益类产品,李要深建议尽量购买目前市场上期限较长的产品,投资者如果对手头资金的流动性要求不大,可考虑进行中长期投资,以锁定目前市场上的较高利率。对于浮动收益债券型理财产品,投资者还是应以中短期产品为主,可以相对地规避一点风险。一些资金量比较大的投资者则可以尝试选择债券型的券商集合理财产品。
此外,在降息空间仍存在的情况下,对于那些风险偏好低且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假如手头有较长时间处于闲置的资金,电子式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
而对于债券型基金,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表示,应重点配置那些不在二级市场投资股票的纯债型基金。非纯债型基金因在一定程度上与股票二级市场的风险挂钩,风险较大。
观点
降息并没有一步到位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之前已预期未来12个月央行降息幅度将会达到216个基点,并且每次降息幅度很可能会高于常规的27个基点。所以,这次降息108个基点,不会是最后一次,利率还会降108个基点。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认为,年底之前如果再降息的话,大概也只能再降0.27个百分点。目前存款利率再降超过54个基点,就降到2%以下,而现在通胀率仍在3%以上,所以年内再降息的空间十分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