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hao
2008/11/29 10:39:41
构建基金投资战略首选这三类
先是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然后是108个基点的存贷款利率双降,接连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市场究竟会带来何种影响,基金投资者该如何自处?对于即将来临的12月,是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不冒进"恐怕依然是一个大前提。在此前提下,12月份的基金投资者策略,稳健、安全仍然是第一位的,而就市场的主流观点来看,依然主要集中在货币、债券、保本三类基金品种上。
货币市场基金--
熊市资金安全港
一直以来,货币基金都以其低风险、高流动性等多种优良特征,被市场称之为"熊市资金避风港"。统计显示,截至11月26日,40只货币基金2008年以来全部取得净收益,平均净值增长率为3.02%。
本次降息,央行将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下调了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而活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0.72%下调至0.36%。
对此,国金证券基金分析师张剑辉认为,大幅降息后,债券价格上涨,货币基金浮动盈余增加,短期内货币基金仍将出现较高的年化收益率,预计未来1-3个月内,货币基金的年化收益率会在3-4%。尽管债市收益率随着降息会不断走低,但长期来看,货币基金维持2%的年化收益率仍问题不大,而目前的一年期存款利率也只有2.52%。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分析师庄正也指出,同为现金管理工具,在流动性上,活期存款可以随时存取,而现在不少货币基金也已经实现"T+0";在收益方面上,货币基金则远高于活期存款,因此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可以将货币基金替代活期存款作为现金管理工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投资者在选择货币基金时,尽量买旧不买新。老的货币基金一般运作较为成熟,具有一定的投资经验,持有的高收益率品种较多。其次,要选择规模适中的货币基金。
债券基金--
仍可提供低风险回报
大幅度降息之后,债券市场一举结束低迷,27日、28日接连两日大涨。基准利率下调和充裕的流动性为债市持续向上提供了动力,专家认为,债券基金仍有可能在弱市中实现低风险回报。
农银汇理恒久增利基金经理陈加荣认为,一方面,基准利率的持续下调打开了债券上涨的空间,另一方面,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以及主要期限央票发行节奏的降低、数量的减少使得市场流动性充裕、高质量债券日渐稀缺,大量的资金在寻找低风险投资渠道。因此,在未来央行可能仍将以降息等手段促进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资金面的支撑将有望带动债券市场的持续向上。
除此之外,日前央行宣布的"五大举措"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力发展企业债、公司债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在陈加荣看来,这意味着信用债券市场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
保本基金--
"防守反击"的最佳选择
由于保本又兼顾一定的进攻性,保本基金在熊市被认为是最具防守反击功能的基金。下月,即将发行的交银施罗德保本混合基金,加上27日开放申购的南方恒元保本基金,市场上有望出现两只保本基金同时供投资者选择。
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曾令华认为,保本基金保本周期一般为三年,对于长期资产配置来说,在目前的环境下,投资者选择低风险产品时,也不应该放弃股票市场中可能的收益机会,因此,保本基金是个不错的选择。
而在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看来,保本基金的保本策略无疑具有较强优势。江赛春介绍,国内保本基金都是采用CPPI(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保本策略。通俗地讲,保本基金第一步根据未来保本资金的现值,确定投资组合的价值底线。比如:未来要保的本金是100元,现在花80元就可以买到未来价值100元的债券,80元就是价值底线。然后投资组合现时净值大于价值底线的部分就可以作为风险投资的钱,通常被称为"安全垫",是风险投资可承受的最高损失限额。
不过,选择保本基金的投资者,需要让出保本周期内资金流动性的要求,在购买之初就带有明确的长期投资规划和目的,而不是将基金净值的短期沉浮作为考核基金的主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