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折价率持续攀升 封闭式基金的机会来了?
查看完整版本:折价率持续攀升 封闭式基金的机会来了?
2008/11/29 9:26:59
  近期,随着市场走势逐渐止跌回升,封闭式基金的投资机会也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2008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就呈阶梯形扩大趋势,由20%左右扩大至上周的28.44%,随着折价率的持续扩大,其中蕴含的投资机会也越来越明显。
  折价率中蕴含投资机会
  以上周五封闭式基金28.44%的平均折价率(排除溢价交易的瑞福进取,以下同)为例,平均到期年限为5.5年,假设期间净值没有变化,到期收益率应为:0.2844 / (1-0.2844) = 39.74%,相当于年化收益率(复利收益率)6.27%,比起降息后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3.87%的转换复利3.6%高2.67%(因定期存款为单利,本息到期一起返还),而近期5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更是远低于定存的转换复利。
  对于高达39.74%的到期收益率,5年半的时间,如果市场指数在此期间还能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将进一步扩大收益。此外,封闭式基金的分红条款要求其必须将可分配利润的90%以上加以分配,故而对于市场上涨获取的收益,投资者将有望在到期之前实现,不过分红还需满足单位净值方面的一些限制,如分红后净值不得低于面值等等。
  历史上,在封闭式基金步入市场的初期,折价率曾剧烈波动。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持续几年熊市中,封闭式基金遭遇了市场交投惨淡的境况。3年内,由溢价状态(平均溢价率近18%)到折价状态(平均折价率超过30%)。而惨淡的市场背景,也使封闭式基金从2002年四季度起停止发行新基金,基金市场随后进入开放式基金主导的时代。2008年下半年以来,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折价率就呈阶梯形扩大趋势,由20%左右扩大至上周的28.44%,如果今后市场持续低迷、股指下跌,封闭式基金的业绩也将受挫,折价率阶段性高企的情形也很可能再次出现。
  封基的三种投资思路
  对于封闭式基金的投资,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种思路:
  其一,看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选中品种后持有到期。真正走这条路的人不多,首先是因为投资期限要有足够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而且要发现真正优秀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加之国内基金业人员变动频繁,不过从事后来看,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投资人多数已经盆满钵满了。前两年的牛市行情,加上二级市场上的折价交易,封闭式基金平均的回报率已经相当可观,如2007年的平均回报率已经明显超过晨星中国股票型基金指数的回报。不过这条思路一般来说适合保险类金融机构。管理团队方面,如果基金经理变动较多则可以将注意力放到基金公司身上,如果历史上该基金的基金经理发生变动,而基金的业绩仍能保持稳定,就不用对基金经理的问题有太多担心,如基金兴华,以及最近已经封转开的基金科翔等。
  其二,看折价率的安全性。这有两种操作方式,一种是选择折价率较大的基金持有到期,第二种是在折价率受市场影响而备受压制时,逐步建仓,在分红或折价率忽然骤减后卖出。对于第二种操作方式,可能所有参与封闭式基金投资的机构都走过,从2005年起,封闭式基金就不断被机构增持,直至2008年4月份分红后,机构持仓才大比例减少。对于这一种操作方式,需要专业的团队来管理投资,选择增仓时机,并在折价率骤减的时候(相当于折价一部分提前兑现)暂时离场。而选择折价率较大的基金持有到期则有点类似于股票投资中价值型风格的基金经理,他们首先关注的是安全垫,其次才是未来的成长性,这一思路成功的概率相对较高。
  其三,兼顾折价率的同时考虑基金未来的净值增长潜力。这是比较理想的投资方式,难度也比较大,因为一般管理能力出众的基金折价率也会相对较低,故而高折价率和高净值增长潜力几乎是难以同时存在,投资人往往面临折价率和净值增长潜力之间的两难选择。如果高折价率和高净值增长潜力同时出现的话那就是一个理想的投资机会,而在两者无法兼顾的情况下,投资人在预期市场将形成一个向上的方向性走势时选择管理能力出众的基金,而在预期市场前景不明朗的时候,关注折价率带来的安全垫,是理想的做法,不过这样的操作建立在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行情判断上,难度也相对较高。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