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银保渠道保险期缴产品误导销售初显苗头
查看完整版本:银保渠道保险期缴产品误导销售初显苗头
2008/11/28 8:38:13
  据记者了解,银保渠道期缴产品推出不久,部分网点已经出现"擦边球"式误导销售,故意模糊期缴保险红利领取方式,让投保人以为缴完费就可以领取红利。
  所谓期缴就是指分期支付,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有年缴或季缴、月缴等方式,期缴年限从3年、5年到终身缴不等,而领取又有即期领取和延期领取、年定额领取、逐年增额领之别。记者了解到,这种新出现的误导销售情况,主要问题在于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故意模糊、隐瞒期缴产品红利领取方式。
  据知情人士介绍,以5年期期缴保单为例,根据该公司的保险条款,投保人一般应在5年的缴费期限内完成缴费,然后在20年之后或者是年满55周岁之后才能领取红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银行网点的销售人员并未就领取方式这一重要条款作出解释,导致投保人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和投保决定,自始至终都误以为缴费满5年即可立即领取奖金,并不了解长达20年的等待期。
  其实,在中国保监会要求压缩趸缴业务规模,大力发展期缴业务时,不论监管部门还是保险公司都不希望看到期缴产品出现误导销售。尽管如此,像上述这种较为隐蔽的误导销售现象,已经在不少银行网点出现。
  一位银保资深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已有不少投保人发现了这种"擦边球"式的误导销售。而这种误导销售行为将使得投资者误解期缴产品的投资价值,给保险行业正在经历的结构调整和未来的健康发展带来障碍。
  "目前,刚刚开展业务的一些保险公司在上海单月期缴保费达7000万元的业务量,这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是很不正常的。"市场人士表示。而部分中资保险公司在重庆等地单月期缴保费可以达到1亿-2亿元,而其间是否存在误导销售的风险,值得监管部门关注。
  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出现的保险销售误导问题主要集中在片面夸大投资型产品的投资收益水平,不如实告知保险责任、退保费用、现金价值和费用扣除等关键要素,以及混淆保险产品和储蓄概念等方面,而对于近期出现的针对期缴产品的误导销售,尚没有具体的措施能够对症下药。"发展期缴保险既有利于重塑保险公司业务结构,也有利于投保人理财结构的改善,在保险大力推进期缴产品发展的时候,加大相应的销售监管尤为重要。"该人士这样表示。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