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连连降息 你的钱怎么办 六招帮你化解理财风险
查看完整版本:连连降息 你的钱怎么办 六招帮你化解理财风险
2008/11/27 9:50:11

  央行接二连三的降息,让百姓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不得不应对相关风险。在金融海啸肆虐全球的时候,本来就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充满担心,降息后银行的利息又大幅减少,那么降息对理财产品市场有什么样的影响,降息之后,你的钱该怎么办呢?理财专家指出,有四种方法可以有效化解相关风险。
  招数一
  投资股市 不错的选择
  降息会释放大量的资金,对于现在略显萧条的股市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明确传递了管理层通过利率政策降低企业财务和投资成本、刺激居民消费的意图,因此会对股市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在降息和四万亿刺激经济方案等重大利好不断出台的背景下,现在投资股市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招数二
  资金分开存银行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是一定要跑赢CPI。这句话在物价不断上涨的时候深入人心,在降息之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原来的3.60%调整为2.52%,一万元存一年,利息比利率调整前减少了108元,在CPI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把钱放在银行本来就在不断的贬值了,在降息之后,大幅减少的利息更是让把钱放在银行成为一种不划算的理财方式。
  投资者还可通过分割存款的方式规避收益风险。比如10万元的存款可分成两到三笔资金分别存入银行。这样既可以根据对降息的预期选择不同的存款期限,也不会在提前支取时影响全部的定期利息。
  招数三
  债券牛市有望重现
  业内人士表示,在降息预期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对于那些风险偏好低且资金量较大的投资者,假如手头有较长时间处于闲置的资金,不妨考虑投资电子式国债。
  在利率下降时,债券价格相应将上涨,债市也将进入中长期"牛市"。投资者可以适当选择投资债券,或者债券类产品进行投资。不过目前债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风险,投资入市也需要谨慎。
  招数四
  债券型基金或成明星
  在持续低迷的市场中,债券基金的热销成为近期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近日,尽管有十多只基金同期销售,但债券基金的销售仍然较为可观。债券基金能够逆市走俏,与当前的市场形势以及宏观经济走势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招数五
  银行理财选长期的
  尽管流动性不错,但是市场上目前在售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投资于信贷和票据类资产,因此降息的影响使得其收益率不断下滑。而从长期来看,此类产品的前景也不是很乐观。业内人士表示,降息预期的存在,让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银行理财产品,都处于微利状态。只要央行降息,这些产品的收益必然还会下调。
  选择中长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作为投资标的。这样可以规避利率风险。例如国债、企业债、长期储蓄等产品都是不错选择。
  招数六
  该考虑提前还清房贷了
  房贷新规一条条出台,贷款利息又一降再降,再加上临近年末,对许多人而言,现在是重新审视家庭房贷,重做计划的好时节了。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提前还贷的高峰,但今年,很多"房奴"开始打起了"小算盘":"降息了,手头的闲钱是提前还掉好呢还是用来投资?"
  降息后提前还贷有讲究。还房贷之前,最好算一笔账,因为不是所有的提前还贷都能省钱。比如,还贷年限已经超过一半,月还款额中本金大于利息,那么提前还款的意义就不大。
  对话
  不排除年内再降息可能
  昨日,央行再次宣布降息,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经济学博士后高辉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排除年内继续降息的可能。
  东莞时报:这次大降息的力度远超前几次,您对此怎样看?
  高辉清:在我看来,在大的经济政策背景下,展开大幅降息举动是很正常的政策调整。最近一段时间,包括发改委、交通部在内的许多中央部委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来进行经济调整,再加上地方各政府的大规模注资刺激经济回暖,这说明管理层稳定经济信心的决心,银根进一步放松,有利于经济趋势走稳。整体上看,这一次降息是响应国务院"打一场硬仗快仗"的总体部署。
  东莞时报:年内会不会有继续降息的可能?国家近期会不会继续有组合救市方案陆续出台?
  高辉清:很明显,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降息周期,接下来不排除继续降息的可能。目前,国家还有相关的经济政策正在制定并会陆续发布。毕竟任何一个政策都不会单独发挥效果,这一次大降息,再加上之前的相关利好经济政策的累计效应,相信这次政策效果会更大。
  东莞时报:对哪些行业有直接驱动作用?
  高辉清:中国人民银行这次是三率齐降,不仅进一步活跃了金融面,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利润。对部分涉及资金面比较大、负债比较重的行业,比如房地产、钢铁、化工这些行业的贷款率下降有利于企业发展,因为企业的财务成本降低了,可以进行更多的投资。当然,对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还主要集中在信心方面。争论
  不应降息 应发购物券
  发改委专家:当前的根本问题是市场需求
  不应降息 应发购物券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央行不应该降息,当前的问题根本不是资金问题,而是市场需求的问题,当前内需外需极度萎缩,当务之急是解决需求而非从金融上来找办法。
  刘指出,现在不要指望金融能对经济有所作为,现在市场企业经营状况不行,银行也不敢随意发放贷款。
  在谈到央行降息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风险加大的时候,刘福垣指出,当前中国问题不大,不应该特别悲观,一些企业死亡也是很正常。关键是如何启动消费,只有从消费入手才能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刘福垣指出,应该着手从消费角度来解决经济问题,比如改善分配体系,提高人民收入。当前中国可以采用发放购物券的方法来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政府应该下决心来解决经济问题,不要老靠投资,更不应该老靠金融,那样的话永远会治标不治本。
  分析
  央行为什么突然降息?
  降息,时机突然、幅度巨大,在中国经济历程中十分罕见。
  主要目的是降低企业负担,让实体经济能够挨过寒冬。当前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现金流严重不足,不少企业甚至难以支付银行利息。一旦银行追讨,很容易出现恶性倒闭的连锁事件并加速金融体系坏账。
  此次降息考虑到了银行的利益,特别降低了活期存款利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的利差。大幅度降息的主要受益方是房地产行业,显然中央听取了房地产业的意见。虽然该行业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稳定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当前政府的选项。
  但是货币政策只能减少企业的当期支出,牺牲的是广大储户的利益,对于经济硬着陆有缓解作用,但是尚无法使企业摆脱当前的经济困局。
  大幅降息对于资本市场是重大利好,也意味着经济问题的严重性。对于未来行情的高度,尚无法乐观,重点须规避前期热门股,以防止追高套牢。
  解读
  货币政策彻底转型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指出,此次大幅降息标志着央行政策的彻底转型,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实施。李稻葵分析,此次降息的目标很明确,一是提升投资者信心,降低上市公司的财务成本,同时对房地产市场也是一个很大的利好消息,另外,降息是在配合国务院的4万亿的计划,因为有一半的资金是出在银行系统。
  李稻葵强调,虽然存款准备金率也有所下调,但是目前仍在一个高位上运行,央行仍有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
  降息利好地产银行
  中国证券与协会分析委员会副主任张长虹表示,此次央行的降息无论从降息的幅度还是降息的时间点上的确是有些意外。但降息是在市场的预期之内,最近是肯定会降息的。由于前几天有官员发表言论说目前中国的利率是比较合适的,这导致了市场对降息预期下降。但是降息是大势所趋。这次同步降息也延续了政府的一揽子"救市"政策,这次政策发布的密集程度高,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肯定会很大。救市不是为了救资本市场,而是救经济。中国这次的4万亿、1000亿等等都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这次降息对银行、地产是很大的利好!尤其是对房地产行业。张长虹表示,这倒不是说降息是为了救房地产企业,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是"救量不救价"。现在房地产行业成交低迷,这是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只有成交量上去了,才能有效刺激内需,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决策实施速度更快
  国研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货币政策决策效率更高,央行采取迅速调整到位措施刺激宏观经济。
  巴曙松表示,数据表明我国宏观经济9月回落更快,前期国务院4万亿投资计划从项目选取到实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此次央行大幅降息态度更坚决,决策实施速度更快。
  巴曙松认为此次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比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力度更大,当时我国采取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此次我国定调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表明通过货币政策刺激宏观经济的力度将更大,这次大幅降息也印证了这点。
  降息是为应对通缩
  著名经济学家宋国青指出,当前中国经济有紧缩的势头,央行大幅降息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应对通缩的手段,降息的幅度和速度都在预料之中。
  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0%,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这一同比涨幅创下17个月以来新低,令市场担忧出现通缩风险。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