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家银行纷纷推出短期理财新品,投资期限短则14天、长不过3个月,7天理财也正悄然盛行。银行固有迎合广大投资者短线博弈需求之目的,但由于市场收益率本身走势的不确定性,以及银行拆借对象之间信用信心的缺乏,这些都导致了各家银行无法轻易对远期市场收益率进行定价。
纵观目前各银行推出的短期理财产品,从是否保本的风险性到可否提前赎回的流动性、从准入门槛到年化收益率均差别颇大。因此,市民在面对五花八门的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时,不妨多个心眼、多些比较,做个精明的投资者。
非保本理财,还是存定期?这是个问题
在这段不赔就是胜利的特别投资期,定期存款再次进入了人们的选择范围。以美元为例,目前美元基准利率一再下调,使得银行美元理财产品的报价不断走低,市场上美元理财产品的数量也急剧萎缩。但各家银行的美元定期存款利率却长年保持不动,以上海中行美元定期存款利率为例,该行美元3个月定存的年化利率为2.7%;而某银行近日推出的美元6个月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也仅为2.95%。若再考虑到理财产品的"非保本"、"预期收益率"等因素,显然存定期更让人有落袋为安的感觉。
买理财产品,还是炒汇炒股?这是个技巧
对于追求高收益的这部分投资者来说,炒汇、炒股一定是他们的首选。不过对于目前状况下的货币市场,与其雾里看花,不如在炒汇、炒股的空仓期瞅准时机,做一波甚至几波短期理财,7天、14天、21天这样的超短期理财,无疑是炒汇、炒股一族不错的"午后甜品"。中行上海市分行目前就有两款14天和21天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在售,分别自本月20日和27日起息。据悉,该行在未来很有可能以一周两款的频率,继续推出这类理财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选A产品还是B产品?这是个态度
货比三家,有时真能让人获益匪浅。细心的投资者可能发现,同一时期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理财门槛可能都不尽相同。比如澳元3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中行执行3%的年率,而工行执行3.125%,但该货币6个月期的定存利率,中行却比工行高出了0.25个百分点。
在人民币理财方面,超短期理财产品准入门槛的差别也很大:如工行、建行的7天通知存款均为5万元起存;中行、光大前期则分别推出过7天和8天超短期理财,但初始资金分别高达20万元和100万元,当然利率也会相应上升,这对大资金的吸引力大大增强。所以说,能否赚钱、赚多赚少,这是个态度问题。只有货比三家、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才能赚得更多、赚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