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夹心族"就是必须同时养育子女、孝养父母,还要兼顾自己与另一半生活的人群。对他们来说,科学合理的理财生活十分重要
陈先生一家该如何理财陈先生与刘女士属于"夹心族"人群。他们有一个8岁的儿子,现在就读小学二年级。同时,陈先生是长子,父母从老家搬来与他们同住,并准备在上海养老。这个家庭年收入约24万元,每月基本生活开支4000元,儿子零用钱及课外辅导费1500元,房贷2000元。除此之外,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外加旅游等开支,合计下来,家庭年度开支约9万元。
陈先生和刘女士拥有定期存款10万元;股票6万元;基金7万元。原本想通过投资股票,获得收益,却遭遇股市疲软,亏损过半。另外,家庭保障、养老保障、孩子的教育储蓄等也是困扰这一家子的问题,养老抚小的经济压力着实不小。像陈先生和刘女生这样的"夹心族"们,到底应如何理财?
做好三方面规划为此,记者咨询了"浦发卓信"理财专家,其就陈先生的案例给出分析:该家庭财产结构中,流动资产比率仅7%,应该增加一部分流动资产比率。家庭年净结余约15.8万元,净储蓄率65%(收支净额/总收入),超过标准40%,说明该家庭预算及储蓄能力强,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比较宽裕。但理财收入未超过3万元/年,未达到开支的50%,说明未来现金流需要加强理财资产投入,增加年理财收入。
同时,理财师提出,家庭保障、孩子的教育储备以及养老费用是"夹心族"们需要规划好的三个方面。
就家庭保障问题,理财专家建议"夹心族"应该给父母选购一份意外保险,保额在10万元左右。而其他由于老人疾病引起的花费,则需要通过家庭储蓄一等流动性较好的资金来自保,在此笔资金未动用前,不妨选择流动性强的储蓄类理财产品,如购买货币基金、办理银行定期存款等。至于"夹心族"们自己及子女,则可以购买大病及意外保险。夫妇的额度在20万元左右,孩子可购买学生类大病保险,保额在10万元左右。按照缴费20年计算,年支出约2万元。
其次是孩子的教育储备问题。按照孩子10年以后上大学及研究生的费用计算,假设学费增长率为5%/年,预计需要24万元左右的教育费用。"浦发卓信"理财专家建议,"夹心族"们也考虑到将来教育费用的问题,大多数会选择储蓄的办法,但其实可以把教育储蓄投资在债券基金等较为保守稳定的投资品种,从而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像陈先生的15万元证券资产就可用于儿子今后的教育,但需要适当调整股票及基金的配置,除留存一部分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型基金外,增加保守稳定的投资产品。
许多"夹心族"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闲钱,因此放弃退休准备。但理财专家指出,由于退休金的积累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而这笔钱的需求和这个积累时间的需求都是"刚性"的,因此退休金的准备要谨慎遵守"早准备比晚准备好、晚准备比不准备好"的原则。像陈先生这样的家庭,可以构筑基金定投组合每月2200元,投资20年,预计年化收益率可达10-20%。"夹心族"即使经济比较拮据,也要提早为自己的退休生活做准备,先强迫储蓄,再利用适当的投资工具,靠长期投资把小钱变大钱。
另外,"浦发卓信"理财专家建议,在选择理财产品方面,"夹心族"们可以选择银行保本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主,占投资金额70%,剩余30%可选择收益浮动的理财产品,如混合基金、投连险、债商集合理财产品等,按照年收益率计算,假设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年收益率为5.5%,浮动收益率理财产品的年收益率为10%,则该组合收益率约7%,可实现"夹心族"们既战胜长期通胀,又不希望为选择过高风险的理财产品而担心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