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型基金的咨询和申购回暖,从安全角度考虑--
基金大涨 抄底不如定投

王林 摄
经历了"六千"到"千六"的刺痛后,上周,沪、深两市迎来了久违的大涨行情,A股开放式基金随之度过疯狂一周,六成股票型基金涨幅在10%以上。
11月17日,记者从销售渠道获悉,反弹行情调动了部分基民的热情,股票型基金的咨询和申购出现回暖迹象。现在的市场行情下,买还是不买,成了投资者关心的话题。
股市反弹 基金"红脸"见人
在利好消息的接连刺激下,A股上周强劲攀升,上证综指全周上涨13.7%,创今年5月以来最大周涨幅,本周一,两市继续上涨,上证综指更是站在了2000点上方。开放式基金随股市迎来了久违的全线劲涨行情,股票型基金全面上扬。统计数据显示,209只股票型基金上周全盘飘红,其中涨幅在10%以上的基金多达130只,占比62.2%。
"在各类型基金中,本周市场迅捷普涨的特征给仓位较重的基金提供了净值提升的机会。具体看,首先是指数型基金表现最为突出,另外,一部分仓位长期高企的基金也借助市场短期的上涨将净值追高。"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魏慧君表示。
上周,涨幅排名前五位的基金分别是中邮核心优选、上投中国优势、广发小盘、华宝先进成长、易方达深100ETF,周增长率分别为18.62%、18.53%、17.55%、17.47%、17.26%。相对来说,新基金受股票仓位较低的影响,涨幅普遍较小。
基民抄底 不如分期定投
市场的反弹行情,让投资者在凛冽的寒风中感受到一缕暖意。记者在多个基金论坛中看到,近日提倡购买指数基金抢反弹投资者多了起来,部分投资者更是直呼"抄底"基金。
沈城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一直卖不动的股票型基金,在上周末出现了净申购的情况。一部分手持现金的投资者想要加入"抄底"的行列,而另外一些被套的基民,也希望通过补仓摊低成本。
大成策略回报基金经理周建春认为,目前A股估值风险充分释放,从长期来看,目前正是逐步寻找介入市场机会的时候。
不过,工商银行高级理财经理陈铁刚认为,受前期获利盘回吐及大批限售股本周解禁上市的影响,短期市场压力仍较大,基金反弹的节奏很难把握,一旦反弹"昙花一现",基民反而增加了被套的风险。陈铁刚认为,市场在调整阶段中,投资者很难抄到真正的"底",与其冒风险一次投资,不如分期定投,基金定投不仅可以熨平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获取市场的平均收益,还可以在净值下跌时买进更多份额增加抢反弹筹码。
坚持定投 反弹时最有优势
以去年10月份开始定投上周涨幅首位的中邮核心优选为例,假设定投日为每月12日,每月投入1000元,如果从去年10月12日基金净值为2.3482时坚持定投,至今年11月12日,基金净值为0.7275元,其间一共可购买基金份额11107.92份。平均计算下来,相当于每份成本为1.26元,也就是说,当该基金净值回到1.26元时,投资者就能回本,净值回到购买初期的2.3482元时,收益就能翻番。
理财专家表示,"坚持"对于定投最为重要,只要定投期限大于市场周期,实现正收益就没有问题。仍以上述定投为例,假设投资者因恐慌在去年5月份停止定投,8个周期共可买到4490.49份基金,平均成本为1.7815元,也就是说,要等基金净值反弹回到1.7815元时才可回本。
而在基金类型的选择上,如果坚持长期投资的理念,净值波动较大的股票型基金仍是定投的最好选择,而对于当前比较热的债券型和货币型基金,因为本身的波动较小,做定投的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