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避险”代替“收益” 金融风暴改变投资主题
查看完整版本:“避险”代替“收益” 金融风暴改变投资主题
2008/11/18 8:52:57

  2008上海理财博览会上,保本型、短期限理财产品成为各大银行的主打推介
  金融风暴颠覆了投资者的理财心态。投资者的理财意愿迅速从"收益"转向"避险"。记者上周末在一年一度的2008上海理财博览会上了解到,清一色的保本型、短期限理财产品已成为各大银行的主打推介,而外资行也纷纷转推人民币结构性投资账户,并以 "高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作为卖点。去年炒得火热的QDII基本销声匿迹,保险公司将目标锁定在分红型保本产品上。
  纵观本年度理财博览会,记者发现,金融风暴之下,保本、短期、配置成了当前理财产品的三大发展趋势。
  现场:看的人多 买的人少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家银行的展区内都聚集了大量投资者。而银行的相关理财专员也相当繁忙,通常身边有两三个客户同时咨询。
  今年参展的外资银行较去年明显增多,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首次前来参展。相比银行而言,保险公司的展区内显得较为冷清,投资者也只是拿着保险公司分发的宣传单,简单地询问几句便匆匆离开。
  有投资者对记者说,"去年的理财博览会像菜市场,每个摊位都被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都想着怎么赚钱。"而记者发现,今年投资者的态度较往年谨慎许多。虽然每个人手中都拿着大量的理财产品宣传资料,但是记者几乎没有发现有人决定现场立即购买。
  趋势一:保本
  稳健型产品成各银行主打
  在展区内记者发现,不管是国有大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都在销售稳健型理财产品。
  在上海银行展区,液晶屏幕上滚动着十几只正在销售的稳健收益型理财产品,其中有将近8只是固定收益型产品。该行的理财专员对记者说,"今年的市场动荡剧烈,加上受金融危机影响,现在的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相当谨慎,来咨询的人大多数都在问稳健收益型产品,尤其是对固定收益型产品和信贷资产类产品特别感兴趣。"
  交通银行展区内,理财专员表示,"投资者去年讲的是 '收益',今年讲的是'避险',保本、短期债是他们的首选,我们建议投资者可以做资产配置。另外,现在的投资者比以前更成熟了,在和他们交流时发现大家对市场认识都非常统一。"
  趋势二:短期
  短期限产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市场的不稳定,让超短期理财产品遍地开花。
  中国银行在一个半月的时间内推出了5款超短期限理财产品。该行的理财专员表示,不少投资者为避免股市投资被套转向短期操作,大多数情况下都会保持空仓观望。对于他们来说,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可帮助他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北京银行目前推出的12种理财产品中,只有一款是2年期限的,其他11款期限均在90天之内,最短的只有14天。
  一向推崇高风险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外资银行,在博览会上也来了个"大转型":汇丰银行、东亚银行、德意志银行等纷纷转推稳健型理财产品。
  东亚银行理财专员首先向记者推荐了一款期限仅一个月的人民币保本固定收益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3.25%;在汇丰银行(中国)的展台前记者发现,不少投资者在咨询该行近期推出的利率挂钩保本投资产品,该产品为人民币投资,期限仅为1个月。汇丰银行个人金融理财业务代表严小姐对记者说,"现在有不少人问,你们银行有没有买雷曼的股票,这说明投资者非常担心次贷危机对银行的冲击。经历了金融危机,现在的投资者都变得非常谨慎,也更理性了。"
  趋势三:配置
  资产优化配置是弱市投资关键
  通过和各家银行以及投资者的接触,记者发现,"配置"是本次理财博览会的关键词,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大多数在银行展区内咨询的投资者,很多手里都有一定存款,想来此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
  各家银行均表示,在资本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投资者可选择配置短期甚至超短期限理财产品。市场变数大,投资者选择这种短期品种,通常是看中产品比较灵活,容易实现投资转换。交通银行理财专员表示,"资产的优化配置是弱市投资中的关键所在。"
  而从产品设计来看,风险较低的理财产品中,中资银行的大多数与央行票据、国债等基本稳定收益性产品挂钩;外资银行的多数是挂钩人民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但推荐的也基本都是保本型的,同时产品设计也从原来的单边操作策略变成了双边操作策略品种。
  【产品动态】
  银行产品:QDII"销声匿迹"
  记者发现,去年炒得火热的QDII产品今年无人问津,有的银行已没有销售同类产品,即便有也不向投资者推荐。一位姓王的投资者对记者说,"海外市场都这样了,现在谁还敢买QDII啊!我现在怎么安全怎么保本怎么来!"恒生银行的理财专员表示,现在的经济形势,我们不向客户推荐QDII结构性理财产品,QDII理财产品的设计有问题,现在普遍在亏钱。
  此外,银保产品方面,各家银行完全没有推荐的意思,投连险更是被"隔离"的对象。招商银行展台前,在记者的询问下,理财专员表示,"我们现在没有银保产品,至于投连险,现在卖得很不好,股市又这么低迷,我们不推荐购买。"
  保险产品:分红险一枝独秀
  尽管博览会上参展的保险公司规模远远不能跟银行比,但是,但凡参展的保险公司都有大量的宣传资料逐一摆放在展台上。友邦保险、中意人寿、太平洋安泰等保险公司都首先向前来咨询的投资者推荐分红产品,然后是万能险产品。
  中意人寿的相关负责人郭小姐对记者说,公司现在主推分红产品,在这个时间点上,分红产品最安全,也保证一定收益。尽管该公司的展台上也摆放着投连险产品的宣传单,但是郭小姐和公司相关负责人都没有主动向记者推荐。太平洋安泰的相关负责人对前来咨询的投资者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投资者对分红险更感兴趣,其次是万能险,投连险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记者观察】
  理财迎来"平民化"时代
  去年的博览会,多次出现"富人理财"的场面,而今年则是全民步入"平民化"理财时代。
  建设银行理财专员对记者说,"其实不少前来咨询的人都拥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但是他们依然选择保本、风险低的理财产品。他们的理财目标非常具体,就是为了完成某个生活的必需目标,比如帮助孩子出国留学,为老年生活做准备等等。他们虽然有钱,但是依然对个人资产精打细算。"
  一位姓吴的投资者对自己说,"曾经我以自己是外资行的贵宾而感到骄傲,现在看来觉得自己很可笑,因为去年花大量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让我几乎亏了大半资产,现在很羡慕那些没有在牛市时追求高收益高风险的投资者。"
  另外,在私人银行方面,本次博览会上各家银行几乎都没有把私人银行的宣传册放在展台上,他们都表示如果要了解可以预约,现在没有什么人来问。
  【专家观点】
  市场成熟了投资者才更成熟
  据交通银行和中意人寿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投资者经历了熊市和金融风暴后,心态上比以前更加谨慎和成熟了。去年这时候,他们想着怎么赚钱,怎样从理财产品中获得高收益;而今天,他们想着怎样理财才更安全。
  上海理财专修学院院长徐建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投资者心态的变化,是他们在投资市场发生变化后的正常反应,但这并不意味着投资者的投资心态已经完全成熟。应该说市场成熟了,投资者的投资理念才会更加成熟。去年市场5000点、6000点的时候,大家需要高风险、高收益的产品,我相信过两年股票再涨上去,大家仍然会去追求高风险的产品。"
  徐建明指出,外资银行的变化也是顺应市场的正常反应。投资者需要什么,金融机构就推出相应的服务。"我个人很反对银行推荐一些复杂的挂钩理财产品来忽悠投资者,导致市场对银行的认可度降低。现在大家也认识到,并不是理财产品越复杂,银行水平越高。"
  徐建明表示,宏观经济的变化导致资本市场的变化,引起老百姓需求的变化,从而引起银行的变化。金融机构永远是投客户所好的。只不过市场上有的人看得更加长远一些,有的人看得短期一些。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