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基建类信托产品收益下降0.4%-0.5% 安全度可控
查看完整版本:基建类信托产品收益下降0.4%-0.5% 安全度可控
2008/11/17 9:41:51
  到了11月份,交行、光大等银行发行的基建类信托产品,收益已至少下滑到5.2%以下
  截至目前,11月份还未过完,银行发行的信托贷款类理财产品明确用于各种基础建设项目(不包括为基础建设企业补充流动资金)的,已达7款。而9月份和10月份,每个月发行的信托产品用于基础建设项目的,都超过10款。在此之前,每月仅3-4款。
  11月12日消息,国务院新核准了一批大型投资项目,成为4万亿投资中的一部分,主要包括核电工程、水利工程、机场建设等项目。这些项目都与基础建设息息相关。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某产品设计专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的信托产品主要投向公用事业项目多,如电力、铁路、公路运输、交通等。这些企业的现金流好,还款情况好,安全性高。"而铁路、公路运输、交通等信贷项目,其中有很多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
  但国务院新批准的基础建设项目能否成为银行信贷理财产品?银行界人士表示,银行很可能更愿意作为公司业务部的贷款项目,直接发放贷款,而不是设计成理财产品。这主要是由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信贷类产品将逐渐退出主流位置等大环境因素而决定的。
  基建类信托产品平均收益约5.4%
  信托类产品资金投向基建的并不多,"更多的是投向工商企业,或者向一些企业发送流动资金。"而此类产品5.4%的平均收益率,在信贷类产品中也属于中等。据Wind统计今年以来发行的信托产品,年收益率5.5%及以上的产品占信托产品总数的35%。
  比如,渤海银行在今年8月初发行的"2008年第6期理财产品",该产品募集的资金贷款给天津滨海发展投资有限公司,贷款用途为建设团泊快速路。产品投资期限一年,预期收益率高达9.5%。渤海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表示:"借款人与担保人为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信用记录。"
  渤海银行此款基建信托产品的收益率,在基建信托产品中属于罕见的高收益信托产品。而其他银行发行的投向基建的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只有5.4%。
  从贷款对象来说,这些借款企业大多带有政府背景,比如城建单位、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省交通厅等。"投资这些具有政府背景的基础建设项目,安全度较高,因为有政府信誉做后盾。"建设银行相关人士表示。
  但根据最近发行的基建类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来看,此类产品的收益率有所下降。比如,民生银行、宁波银行、光大银行等9月~10月发行的此类产品,收益率还能达5.9%以上,到了11月份,交行、光大等银行发行的基建类信托产品,收益已至少下滑到5.2%以下。
  事实上,随着央行接二连三的降息,信托贷款类产品的收益已经受到影响,出现滑坡。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上述专业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我们银行的'利得盈'产品,在央行今年第一次降息之前,一般性的产品(不面向高端客户发行的信托产品)年化收益可达5.61%,在同类银行信托产品中,收益算比较高的了。但连着几次降息之后,现在年化收益降到5.1%-5.2%这个水平。"
  "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企业经营风险加大,银行利率又不断下降,信托产品目前的收益平均下降了0.4%-0.5%,收益越来越靠近存款利率。"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院张星表示,"信托产品的发行高潮已过,最高潮是今年7-9月份。目前发行量已降低到6月份的水平。"
  银行更愿意放贷,而非信托产品
  11月11日,中国银行已率先明确表示,将取消对各分行公司贷款新增规模的限制,促进各分行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对总行级重点客户、国家级重点工程、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重点资源项目,扩大分行的授信审批权限。中行的政策已明确表示,对争取参与中央新出台的4万亿投资,公司业务将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工商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对于国家的4万亿投资,国有银行如果参与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由公司业务部来承担。"但中央规定商业银行要配合发放一些配套贷款,至于会不会做成信托产品,现在不好说,具体政策还没下来。"
  但建行和招行的内部人士已对理财周报记者表示,他们并不看好明年此类产品的命运。
  "下一步信托产品会相对减少。今年上半年卖得火热,是因为央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银行可以用发行信贷理财产品的方式将一些贷款规模释放出来,并且不纳入银行的信贷规模中,只作为中间业务收入的一部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部分规避从紧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又维护了高端客户。但现在央行的货币政策放松了,监管机构放开了银行的信贷规模,而且贷款利率几次下调,使得信托产品的利差缩小,压缩了银行自身的收益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会更愿意直接向企业发放贷款。此外,整个宏观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环境严峻,从效益上考虑,银行发行这类产品的主观能动性已不高。"建设银行私人银行部某负责产品设计、市场分析和指导的专业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如此解释。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