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票渐稀缺"财源"被砍
个案
读者蔡先生近期致电本报,咨询货币基金是否该赎回。蔡先生1个月前将一笔20万元存款全部购买了货币市场基金,计划在1年后赎回用作买车款。然而,蔡先生最近听说央行延长央票发行间隔可能导致货币基金收益走低,他正犹豫是否该赎回货币基金转作收益更稳定的1年期定期存款。
本周四,央行发行的3月期央票利率进一步暴跌逼近2%,规模从前期150亿元锐减至100亿元。事实上,央行为保证流动性最近一直压减央票发行量。作为货币市场基金的重要"财源"的央行票据日趋稀缺。因流动性极高而颇受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追捧的货币市场基金,,目前正面临"米多无锅炊"的尴尬。
货基如何另辟蹊径寻找新"财路"?未来其收益率会否一蹶不振?它在另寻"财路"后是否会影响其高流动性?多家代代售货基的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类似问题,正是目前投资者向银行理财专家询问最多的。
央票替代品丰富收益或不受影响
早在今年7月初,央行已经在公开市场暂停了三年央行票据的发行,以减少三年央票对银行贷款的替代;上月底,央行再次做出调整,一年的央行票据将由原来每周一次的频率改为每两周一次。本周四发行的3月期央票中标利率再度暴跌,仅为2.0156%,逼近2%.而该期央票发行量也从150亿元锐减至100亿元。这让高度依赖倚靠央票获利的货币市场基金傻了眼。
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货币市场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达4.44%,超过了1年期定期存款,央票是货币市场基金投资收益的重要品种。
根据申银万国对基金三季报的统计,央票占货币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为66.18%,较二季度上升8.44个百分点。而且,除了11只基金选择减持外,更多基金选择增持,其中中信现金优势货币增持幅度最大,由二季度末的0%增加至三季度的59.54%.天相投顾数据则显示,三季度末,40只货币基金中,持有央票市值占净值比例最高的三只基金是荷银货币、大成货币A和兴业货币,分别为92.32%、90.54%和89.27%.
央票发行间隔拉长,货币市场基金未来会否因央票供给的稀缺而收益率骤降呢?银河证券基金分析师马永谙给出了相反的观点。他指出,央行宣布隔周发行央票,但并没有明说发行量会减少。而即使真的减少供应量,该措施也主要是针对货币市场,并非针对货币基金。由于市场上可替代央票的投资品种很多,且收益率相差不会太大,因此,央行对央票发行频率的调整不会对货币市场基金未来的收益产生太大影响。
限制大资金流入应对规模骤增
货币基金除了要应对央票发行频率放缓,还要面临规模剧增、增量资金该投向何处的问题。
根据申银万国的数据统计,今年三季度货币基金成为所有基金类别中净申购率最大的基金类别,整体份额增长了45.54%.除了国泰货币、中银货币等9只货币基金被少量赎回外,其余43只货币基金规模均在增长,规模扩张最快的汇添富货币B居然达到865.83%的净申购。
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对旗下货币型基金进行大额申购限制,银河证券的王群航指出,在央行票据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控制货币型基金的规模实际上也就控制了新增资金所带来的投资压力,相当于降低了货币基金部分的投资需求。
转战或引发风险
摆在货币基金面前的首要任务还是需要央票的替代品。记者采访的多位货币基金经理均表示,央票隔周发行确实会使货币基金操作品种减少,货币基金的应对策略就是调整债券持有结构,转而投资金融债、企业债等其他品种。
"其实,货币基金还有很多选择,如中短期国债、金融债、优质票据,还有企业债中快要到期的品种等。"长盛货币基金经理刘静对记者说。
刘静指出,风格激进的,可能倾向于配置短融券。较高收益率的产品的确会面临信用风险扩大的问题,但因为货币基金投资的主要是一年内的短期债券,所以可控性还是比较大的。而风格保守些的基金可能就倾向配置信用度较高的、大公司发行的企业债等。
货基仍为活存替代品
好买理财基金研究中心建议,10月份货币基金平均4.4%的年化收益率并非该类基金未来的业绩标杆,因为降息周期中货币基金的中长期收益率将很难维持在一年定存(3.6%)以上水平。货币市场基金是流动性工具,相当于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因此,对于3个月内不用的资金,投资者可以用来购买货币市场基金。
在具体选择上,一方面是7日年化收益率较高,同时收益率的波动性较小的货币基金;如果投资者的资金1年内不会动用,最好选择1年定存而不是货币市场基金。
理财师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7日年化收益率较高且收益率波动性较小的货币基金;但如果持有1年的闲置资金,则最好选择一年期定存而非货币市场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