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债市预期收益下降
查看完整版本:债市预期收益下降
2008/11/16 22:33:54
  债市与股市、经济走势历来呈反向关系,十项措施提振股市信心,但同时债市预期收益下降
  债券市场天生与股市走势、经济走势呈反向相关。2004年-2005年股市低迷期间,债市收获了牛市。而在2006年-2007年股市牛气冲天之际,债市却走上了漫漫"熊"途。今年以来,股市的大幅调整,再次造就了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不过,日前中国推出的十项扩大内需的措施以及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让各行业重燃希望,也提振了股市的信心。此时此刻,债市的不确定性重新出现。
  债市走势还需观察
  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刚一出炉,立刻受到全球股票市场的追捧。海外媒体感慨:其"震撼力堪比北京奥运"。但遗憾的是,由于债市与股市、经济走势的反向关系,这一利好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尚待观察。"根据债券市场的规律,在经济下滑阶段,如果国家调控的速度很慢,那么经济形势可能比预期更差,债券牛市将继续延续;相反,如果国家出台超预期的调控政策,经济复苏的可能性比较大,那么债券市场的行情可能会缩短。"交银增利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李家春分析说。
  据他分析,这一笔巨大的基建投资是完全的新增投资,还是在原有的"十一五"计划上,追加了一些投资,目前还不清楚。同时,这个数字中到底有多少是中央政府投入,有多少是银行贷款,多少是企业自筹,亦不清楚。它对经济到底有多少影响,还不明晰。只能说这一庞大的数字显示出中央保持经济增长的决心。因此,不能立刻判断出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不过,根据业界的分析,在十条扩大内需的措施中,有9条都与扩大投资有关,增支、减税、扩张信贷成为扩大投资的三个主要手段。而这一基建投资主要用于对保障性住房、农村基础设施、灾后重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的投资。这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影响债市,还需要观察。
  债市收益呈下降趋势
  且不说"十项措施"的影响几何,但从今年债券市场的发展来看,预期收益在不断下降,预期风险在增加。
  今年下半年以来,市场人士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央行降息势在必行。因此,债券牛市提前启动。一个月后,政策利好接连出台。9月15日,央行4年来首次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引发债券市场井喷。而10月8日和10月30日,央行又两次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一年期存贷款利率。三次降息,把债券市场推上了高峰。
  在9月以后债市的加速上涨中,不少债券基金创出惊人的收益水平。据德圣基金统计,净值增长超过5%的债券基金多达14只。截至11月12日,交银增利债券基金在今年3月31日成立之后的7个月里,已获得了11.05%的回报率,名列债券型基金排行榜首位。债券型基金可以在半年多时间里获得11%的回报率,超乎专业人士预料。
  针对如此火爆的债市行情,李家春分析说:"债券市场的走势和投资者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息息相关,在对经济下行有明确预期的情况下,债券市场可以提前走出上涨行情。但是,不能因此说目前债券市场泡沫很大。从一些先行指标看,半年内还看不到CPI反弹的动力,债券市场的风险还处于可以控制的阶段。"
  据他分析,今年债市走过了3个不同的时期。年初CPI很高,国内宏观经济在高位运行,还没有受到全球经济下滑的影响,债市的收益和风险并存,债券走势有所反复;而到了三季度,受美国金融风暴的影响,国内经济开始明显回落,债券市场的预期收益远远大于预期风险,因此出现了明显的上涨。目前,收益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债券的预期收益与预期风险又将重回平衡,今后一段时间,债券市场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但相比过去几个月,获利空间将会下降。
  债券型基金的作用不可或缺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对此有相近立场:"在债券市场一轮爆发性上涨后,需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债市高收益不可持续。不过,债市中期强势仍然稳固,但快速上涨不可持续;随着降息预期逐步实现,债市温和上涨可能性更大。"
  因此,配置债券基金并非出于谋求高收益目的,而是作为阶段性的组合配置工具。自二季度以来,在基金组合策略中应加大债券类基金配置比重,首要目的是避险,增强基金组合安全性,其次才是获取适度收益。所谓"阶段性配置",就是根据中期趋势,适时调整股、债类基金配置比例。债券基金普遍交易费用较低,且可通过基金转换灵活实现配置调整。
  与银行理财产品相比,债券基金也有相当优势。其一,购买的起点金额不同。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起点较高,大部分设定在5万元左右。而债券型基金的最低购买金额为1000元。其二,流动性不同。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委托期限,一般不能提前赎回,或者只允许在每月规定日期赎回,有的甚至要向投资者收取提前赎回罚金。而债券型基金则更为灵活,除了新设立的基金有一定的封闭期之外,都可以自由赎回并获取收益。其三,新股申购渠道不同。银行"打新股"产品只能参与网上新股申购;而债券型基金则可以同时进行网上、网下的新股申购,方便更好地抓住机会,实现收益。其四,收益分配不同。现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多有收益分成条款,如"低于10%(含10%)的收益部分按10%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对高于10%的收益部分按20%的比例收取业绩报酬",而债券型基金则不向投资人收取业绩报酬。其五,税收优惠不同。一般来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需缴纳所得税,而基金产品则享受一定的税收款项优惠。此外,基金的投资运作上更加透明。
  债券基金的选择有章可循
  在9月以来的债券牛市中,债券基金的收益分化也凸显出来。有13只债券基金在9月后债市猛涨中净值涨幅不到2%;对债市上涨预估不足,配置结构未能把握主流行情,是这些债券基金收益落后的主因,部分债券基金因少量的股票仓位,拖累了基金净值表现。
  据业内人士分析,投资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判断。
  其一,公司背景和实力。完整经历过牛、熊市的基金公司深知债券型基金在弱市中的价值,因此有较完备的债券(固定收益投资)团队,交易员阵容强大,而且在市场上交易对手更多。此外,银行系的基金公司得益于银行背景,可以分享到银行的渠道资源。
  其二,基金业绩。投资者可以通过查看不同阶段的基金表现,确立业绩突出者。即便在同样的业绩之下,大规模的债券型基金比小规模的基金更难操作。这是因为债券的买卖操作有成本,大资金掉头的成本更高。为了顺利掉头,大的债券型基金必须提前判明趋势,超前买卖布局。这体现出更强的投资管理能力。
  其三,不同债券型基金的投资标的和费率。通常,债券型基金将80%的资产投资于债券,剩余20%的资产则会有不同的投资范围。牛市成立的老债基大多可以投资股票二级市场,而今年次新债基大多局限于新股申购。不同的投资标的,其风险收益也不相同。同时,不同债券型基金的费率可能相差数倍,也需要比较购买。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