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爆发,美国消费市场也日益疲软,为拉动消费,各种商品纷纷打折。这正中国内某些有钱者下怀。
胡女士是金融机构的高级职员,最近与海外特别是美国的朋友频繁联系,了解LV等名牌商品的当地价格。据说很多货品在欧美地区已有百分之四十折扣。胡女士出手,用以前一款的价钱买下两款货品。无独有偶,笔者一位已移居海外的老同事,正积极号召周围朋友组团赴美,不是旅游是抄"底",抄美国房地产的底,好多房子已折了一半价,且急着等买主。
对此类捡"外"快的好事,前者属于奢侈消费品,我不感兴趣;后者属于我喜欢的投资范畴,曾经很动心,筹划调度些银两,之所以至今未动,原因在于告诫自己:莫冲动。西方社会消费市场不容乐观,国内专家提醒要防止国际经济危机波及国内市场。西方国家的危机,很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里拖累我们,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今天发达国家已降寒霜,我们要作御寒准备。飘洋过海买房买车买奢侈品,即便已出半价,我依旧不敢将抵御危机赖以生存的财富资源,用作享受性消费。有一小部分先富裕或小康起来的同胞,心怀浪漫理想主义,一厢情愿地以为,经济走势总是积极向上,财富总是越积越多,而忽略了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对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续性的严峻考验。
有媒体和经济界人士分析,国内经济将受国际影响而进入通货紧缩时期。如是,货币将具有强势购买力,因此现阶段对理财消费来说,藏楼藏金不如藏钱。有资料显示,银行中的居民储蓄再度快速上升,变现能力强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很受欢迎,销售势头超过中长期产品。笔者以为,现在的问题在于,老百姓究竟是持币不动,以不花应万变;还是持币待动,抢占有利时机出手,关键看经济形势的发展和政策风向的引导功力了。
不管怎样,国内人士还是要有危机意识,"储粮备柴"做好迎接经济寒冬的各项准备,还是有十二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