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feiyu
2008/11/16 17:29:26
曾火爆网络并被搬上荧屏的小说《双面胶》,反映的是由琐碎家常和各种微妙矛盾交织组成的婆媳关系难题,但最后造成家庭彻底破裂的因素却是没有处理好金钱的关系。
美国丹佛大学婚姻和家庭研究中心主任霍华德·马克曼指出:"用钱方面的分歧是夫妻冲突中的首要问题。"但是,每个人的用钱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要改变往往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重视培养从小的用钱习惯。
最近,我忙里偷闲去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聚会,见到了阔别20多年的同学,心情分外激动。出于职业习惯,我忍不住向同学们打听,他们都是怎么给孩子零用钱的。
张先生目前已经担任某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夫妻俩都属于稳定收入的工薪阶层。他儿子今年考进了市重点高中。当谈到孩子花钱的问题时,他充满自信地夸自己的儿子多么懂事,从来不乱花钱。我问他每月给儿子多少零用钱,他说不太清楚,因为给了儿子一张借记卡,如果卡里的钱花完了他再存。他认为,只要儿子没有乱买东西,花多少都应该支持。
我告诉张先生,作为父亲对儿子的爱,他的态度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客观上他的做法无疑给了孩子两种错觉:其一,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如果需要,就可以从银行里获得。其二,如果卡里的钱省下来了,爸爸就不会再多给钱。
儿子今后一旦离开父母独立生活时,花钱就容易大手大脚,因为他误认为只要是值得用钱的地方,就可以无限量地花钱。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人为他提供无穷无尽的钱,每个月的工资收入都是有限的金额。就算父亲把所有的积蓄都送给儿子,也经不起儿子无节制地消费。
如果从小不培养量入而出的习惯,孩子将来就不知道该如何控制金钱,生活就会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更为严重的是,当孩子成家后,如果双方花钱都是大手大脚,家庭生活就无法富有。如果一个人非常节约,另一个人挥金如土,家庭矛盾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如果卡里还有余钱时,父亲就不再多给钱,这样也会在心理上造成儿子花钱不节省的坏毛病。我对张先生说,设想一下,如果公司根据你饭卡上的余额决定发放多少就餐补贴的话,你看还有没有人会节省?本能上,大家会争取每月把卡里的钱都花光,哪怕去买些并不需要的东西。孩子的心理更是如此。
高女士的家庭经济相当富裕,但是她的做法和张先生正好相反。女儿上初二,她却从来不给女儿零用钱,害怕女孩子有了钱就乱花,怕女儿学坏。如果女儿要买什么东西,每次都是向妈妈申请,由妈妈决定后买单。
高女士以为不给零用钱就可以限制女儿用钱。结果,有一天她发现女儿竟然趁自己不注意的时候,从自己的钱包里偷拿了200元钱,出去请同学们吃肯德基。这事让高女士非常生气,马上把此事告诉丈夫,结果夫妻俩人大吵一架。丈夫说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挣钱养家,希望老婆在家把女儿管教好,谁知道还闹出这种事情。
原来,因为平时女儿手里没有零用钱,吃饭乘车的钱都是每天从妈妈手里拿。现在学校里同学们都有了一定的社交活动,平时同学生日等也会邀请好友出去庆祝。之前班里的同学办生日聚会,请高女士的女儿去吃麦当劳,女儿希望能回请同学们一次。但是跟妈妈提出几次后,都被妈妈拒绝了,只好偷偷地从妈妈的钱包里"借"钱出去请客。
当今社会的结构中,越来越多的家庭是由妻子负责家庭的财务管理。如果女儿从小在家里没有接受该如何用钱的教育,将来成家后不可避免地将面临理财的困惑。
其实,在科技年代,我们的孩子们时刻都会碰到用钱的问题。钱不仅仅限于我们平时使用的现钞,其他如银行卡、积分和兑换券等等,都是金钱的化身。我们要面对和正确看待儿童的用钱心理,要让孩子对各种用钱方式有正确的认识,这样才能教育孩子养成正确用钱的习惯,比如限制和纪律等等,对他们将来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将受益匪浅。
如何让孩子从自身的体验里学到理财的知识、培养用钱的好习惯,这将是今天中国父母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