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爱“拼”才会赢
查看完整版本:爱“拼”才会赢
2008/11/16 16:08:37
  虽然上月的CPI继续回落,为了应对日益窘迫的经济状况,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新的生活方式。于是,"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拼",其实就是"凑份子",是"搭伙"。"拼"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消费成本,减少开支,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下日趋明显的生存困境。于是,拼一族在这个季节变得分外流行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回落,同比上涨4.0%,较上月下降0.3%。而之前公布的10月PPI同比上涨6.6%,继9月之后再次回落。今年1-10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7%,仍高于政府年初设定的4.8%这一全年增速目标。
  统计局数据还显示,食品价格增速继续回落。10月份,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8.5%,增速低于9月份的9.7%。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6.7%,低于9月份的8.5%(其中猪肉价格逆转上月上涨2.6%的走势,10月份下降1.2%);油脂价格上涨10.9%,低于9月份的16.2%;粮食价格上涨6.9%,低于9月份的7.6%。
  10月份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与上个月相比依然变动不大。交通工具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0.9%,9月份则为下降0.8%;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5.3%,高于上个月的4.8%。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22.4%,9月份为上涨22.2%。10月份酒类价格上涨8.6%,略低于9月份的8.8%。家庭设备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1.6%,略高于上个月的1.5%。居住类价格增速放慢。10月份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6.8%,低于9月份8.6%的增速;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7.0%,低于9月份的8.2%;租房价格上涨2.0%,低于9月份的2.7%。
  数据出来之前,很多机构都预测我国的CPI将有所回落。不过,不少市民对于什么是CPI,CPI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仍然心中无数。
  首都经贸大学首都经济研究所陈及教授介绍说,CPI的全称是消费者物价指数,它是最终商品和劳务市场价格指数的一个反映。所谓最终商品,是指那些消费者直接能用的东西,比如牛奶、面包等,这是相对中间商品而言的一个概念。影响CPI变化的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总供需变化,当整个社会总的最终商品供大于求的时候,CPI就会下降,反之则上升。
  陈及分析说,CPI之所以下降,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家的宏观调控,前一段时间,因为抑制通胀的原因,从猪肉涨价开始,我国就采取了一系列紧缩的政策,当时我国的CPI增速已达6%到7%,明显过快。在此情况下,必然就会做出紧缩的调整。第二个原因就是受金融风暴影响,外需减少,我国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出现过剩。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达60%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因此CPI下降在情理之中。
  陈及表示,拉动内需,关键在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中低收入者的消费愿望最迫切,人口基数也最大,增加他们的收入确实是拉动内需的根本办法。为此,政府采取了不少的措施,比如说减税、提高个人所得税基数等等,但是在力度、实效上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有这么多的外汇储备,在现在外部投资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进行国内投资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表示,10月份CPI的再度回落,除受食品价格迅速回落主导外,非食品价格出现高位回落也促使了CPI下行。"现在整体需求增长放慢、消费意愿降低的背景下,非食品价格指数由三季度的2.1%回落至1.6%。"
  随着11月5日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条措施,我国货币政策已经转向适度宽松。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战略处处长高辉清认为,政府已经放弃控制通货膨胀,现在大家关心的是明年CPI是否负增长。
  肉价油价有所下滑
  自去年以来,CPI指数逐渐走高,市民们都感觉到东西越来越贵了,生活成本越来越大。如今,CPI指数连续6个月回落,老百姓虽然觉得现在东西涨价不像年初那么离谱了,但是面临全球金融危机,大家普遍未雨绸缪,节衣缩食。
  "猪肉价格现在比较稳定,超市还时不时搞点特价让利活动。我前两天去超市买了10斤肉,只花了120多元钱,比以前省二三十元呢。"家住浦东的何女士高兴地说,自从猪肉涨价后,家里便很少吃肉,现在降价了,便多买了一些。"不光猪肉有所降价,食用油也便宜了,就说今年年初吧,食用油的价格蹭蹭蹭往上涨,有些油都涨了接近50%,最近这种情况好转了,不少食用油品牌还推出买一送一、抽奖送礼活动。不光是肉、油便宜了,鸡蛋也便宜了,你看,1.2千克的包装鸡蛋,现在特价才9.9元,这黄瓜特价也就0.99元/斤,前阵子黄瓜价格还上过3元/斤呢。"何女士又补充道。
  同何女士一样,不少市民都感觉食品便宜了。"以前100多元根本买不了多少东西,现在好多了。"在一家超市里,记者见到了正在购物的市民吴女士,她买了1桶5L装花生油、2斤精瘦猪肉、一袋面粉和调料,总共花了不到150元。比前几个月省了十几元钱。
  据该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大量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尤其是猪肉、食用油降价后,消费者的购物热情高涨,肉制品卖得特别好,尤其是猪肉,销量上升了不少。
  虽然如此,仍有不少市民坦言,尽管一些生活用品价格降了,但与去年相比还是贵了不少。
  在一家杂志社工作的王小姐告诉记者,现在的衣服、鞋子比去年贵多了,因此很少去商场了。很普通的一件羊毛衫,价格通常都上千元,价格比去年上涨了至少百分之三四十,根本就买不起,所以现在买东西就上淘宝网。"再说吃饭吧,去年公司中午盒饭8块钱两荤两素还加水果。现在10块钱两荤两素,不但没有水果,数量和质量还都直线下降,现在公司都流行自己带饭了,麻烦是麻烦,但是能省不少钱。"
  刚做了妈妈的张小姐说,金融海啸袭来,她做妈妈后更加感到了生活的负担,当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3.60%,与10月份
  CPI对比,负利率达40个基点,所以目前也尽量节衣缩食,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比如用宝宝洗澡水来洗衣服;洗衣机是晚上10点后开始洗(电费半价);能换成节能灯管的都用节能灯;沐浴前面放的冷水,可以冲WC,也可以拖地用;淘米水洗菜;烧粥用高压锅,省煤气。
  家具、建材生意仍清淡
  受国际金融风暴、房地产市场降温等影响,近日钢材、成品油等价格大幅下跌,这会不会影响到家具、建材的价格?CPI回调,现在购买家居、建材是不是比以前便宜一些呢?
  "如果你确定要买,我可以跟公司申请一下再给你些优惠。"顾客刚进门看了一下店里摆放的一张特价1580元的布艺沙发,女老板便立刻凑过去示好,希望能做成一笔买卖。这是记者周末在某知名家具城看到的一幕。女老板说,如果一整天生意都没开张,她心里很着急,特价的家具是不可能再让价的。
  家具城里的确冷清得有些过分,营业员多于顾客绝对是一个贴切的描述。
  "周末还稍微有点人气,平时几乎没人来。"可是随意进了几家店询问价格之后,却发现很少有降价的。虽然有些品牌推出了个别特价款,有的店打出了全场9折甚至7折的优惠,但向店员打听后了解到,这几乎都是"常规动作"。一位店主告诉记者,"现在没有需求,即使家具和建材再降价,降到成本价出售,顾客还是不来买,降价没有太大意义。"
  记者在一家建材超市看到了类似的场景。超市内顾客很少,不少营业员都无精打采,低头玩手机或扎堆聊天。偶有顾客上前询问商品,几个营业员马上一起围上去服务,反而让顾客觉得有些不自在了。
  李小姐在一家建材超市销售灯具,她摇摇头说:"现在装修的人少,灯具卖不动,没什么生意。"大环境不好,大家普遍节省了,往往都是购置必需品,而且大多是反复思量再下手。一位销售沙发的营业员也证实了她的说法,"最近平均算起来,一天卖一套沙发可能还不到,比去年同期差多了。"
  另外一家建材卖场经营某品牌木地板的店主,则用了"观望"二字来形容现阶段的家居建材市场。在她看来,购房者在揣测房价是否会下跌,这些观望者在现阶段已经不可能成为家居建材市场的消费者;另外一批有了房正待装修者,同样被购房者的观望气氛"传染",而且不少家庭的资产在股市中"缩水",原本打算进行的装修计划也都搁置了。"现在市场上的消费者大部分是急需住新房而不得不立即装修的人。"她最后告诉记者。
  "拼"生活对抗金融海啸
  有关专家表示,CPI这个指标和老百姓的关系很近,因为它直接关系着物价变化。
  以前,我国CPI太高了,造成了许多商品涨价,对老百姓来说负担变重了。现在CPI回落,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个好事,他们手中的钱可能没有变多,但是能买的东西却变多了
  实际情况又是如何呢?不少人告诉记者,虽然CPI有所下滑,但金融危机不仅让不少生意人经营惨淡,难以为继,也让普通老百姓资产缩水不少。
  为了应对日益窘迫的经济状况,人们开始寻找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拼",就应运而生。"拼",其实就是"凑份子",是"搭伙"。"拼"的最大好处是可以降低消费成本,减少开支,缓解金融危机冲击下日趋明显的生存困境。于是,拼一族在这个季节变得分外流行。
  而首当其冲"拼"的当然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关于"住","拼房"者大有人在,几个相互信任的朋友或亲戚,合伙买地、建房,建成后一人一层,比购商品房要实惠很多。无力建房的,就"合租"住房或写字楼,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共同分担。至于"行",一些有车族商议后,实行车"轮岗"制,"拼车"上下班。无车却又必须赶时间的工薪族,就采取"拼租"的方式。在"食"方面,午间餐人们不再像以往一样独自享用,而是几个同事"拼餐",既丰富,又省钱。
  在日常消费中,"拼"也渐成习惯。"拼装",虽然经济不景气,但讲究生活质量的人们对"家"的装点还是很重视的,为了减少装修费用,几户邻居合伙装修,一块儿请设计、买材料、定装饰公司,如此可省25%到35%的费用;"拼购",可以充分享受商家的折扣或返现金活动,从而使采购的东西更划算;"拼游",能降低旅游开销,旅途又可互相照顾;"拼网",两三家邻居"拼"用一个互联网账号,流量和网速都能满足要求,又节约至少三分之一的费用;"拼卡",健身、美容算是奢侈一点的消费,如今也时兴"拼",二三个要好的朋友或同事,同办一张消费卡,结伴健身、美容;"拼礼",遇亲朋"喜"事,大家将礼金凑一块儿,装成一个大大的"红包",或是购一件大宗礼品,每人出手比往常少了一点,却不失体面。
  在外资银行工作的李小姐就是爱拼一族。她告诉记者,CPI虽然下滑,但是她并没有感觉手头的钱多了,因为金融海啸对于他们公司的影响非常大,公司已经开始裁员,她目前收入也下降了三分之一。为了降低生活成本,同时又不做苦行僧,拼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原先她请的保姆,现在辞了,和楼上的一起"拼雇",合伙请了钟点工,既安全、省事,又节约开支。以前每周都要买4、5张碟,现在改为和同事一起"拼碟",各自购买1、2张,互不重复,彼此交换。她发觉,朋友当中像她这样的拼一族越来越多了。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