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8/11/12 8:55:19
股民股民都希望赶走熊市,迎来牛市。
抄底和逃顶,是股票市场永恒的话题。
4000点、3000点、2000点……一个个被认为是底部的关口先后告破,本轮熊市的大底究竟在哪里,熊市大底具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都是萦绕在投资者心中的难题。记者为此采访了三位业内专家和投资高手,从宏观和微观、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分析,为投资者探寻柳暗花明中的那一"村"
估值颇有吸引力 熊市漫漫苦寻底
"从市盈率的对比看,2005年6月6日大盘处于998点时的市盈率大概是19倍,而目前沪深股市的整体市盈率大概为14倍,已比998点时的市盈率低,但市净率目前仍比998点时要高一些。"国海证券特级投资顾问张志林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从历史上几次熊市时的数据进行对比。张志林同时提醒投资者,值得注意的是,本轮熊市比A股此前几轮熊市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以前的A股市场比较封闭,可以孤立地分析问题,但是随着A股市场的开放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现在还要分析外围股市的情况。
本轮熊市还有一个与以往不同的情况,那就是大小非的问题。由于存在大小非减持的压力,影响了市场反弹的信心。"现在稍有上涨就马上出现比较重的抛压,是什么人在卖?从基金仓位变化来看,基金并不是杀跌的主力,散户套牢了也不愿意再卖,简单分析就是持股成本极低的大小非们在卖。"张志林认为,那些企业发展前景不大好的公司,大小非减持的压力更大。全球主要股市近期纷纷出现比较大幅度的反弹,其中香港恒生指数反弹幅度超过40%,美国股市的反弹幅度也超过20%,但A股却还是没什么动静,一个比较大的原因是A股市场存在的大小非减持影响了市场信心。有效解决大小非问题,股市才能更好地运行。
这轮熊市下跌以来,有一个令技术派股民感到很惊讶的现象:从高位跌了那么多,较有力度的B浪反弹一直没有出现,这是前所未有的,就算是在跌幅高达79%的1993~1994年的熊市,大盘在下跌途中也曾出现过几次30%甚至50%的反弹,而本轮熊市下跌至今还没有出现过一次超过30%的反弹。张志林认为,这是由于本轮熊市复杂的环境引起的,市场转弱、人气消散后难以马上聚拢,大盘因此也难以马上好转。
张志林分析认为,熊市的第一阶段是普跌,然后需要有一轮修正反弹,再进入熊市的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个股分化将更加明显。现在的情况是绩优股跌得差不多了,但从2001~2005年的熊市演绎过程看,在熊市的第二阶段,二三线股的跌幅仍然比较大。他判断,熊市的第一阶段已基本结束,但还可能再往下探一次再反弹。而从行业的角度分析,不少行业刚刚出现拐点开始从高位回落,航空等个别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但并没有出现多个行业度日艰难的局面。在2001~2005年的那轮熊市,证券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一些券商甚至破产被兼并,但大多数券商目前还是赚钱的,只不过日子没有牛市时那么好过而已。从这个角度分析,现在还不敢说大盘已跌到最低点。不过,部分股票已经很有投资价值,虽然可能继续被低估一段时间,但现在买进只输时间,长期来看现在的股价是有吸引力的,投资者可以盯住质地优良的绩优成长股分批建仓,越往下跌就越加仓。
QFII增仓、外资投行纷纷看多、多位知名市场人士开始空翻多,这些消息,让投资者嗅到了些许温暖的新气息,A股市场是否真的到"底"了,否则这些机构和资深人士为何纷纷看多做多?张志林表示,从历史上看,在2005年行情还很低迷的时候,QFII也频频抄底,后来的行情证明他们是正确的。QFII的投资理念是,只要相关股票具有实实在在的投资价值,不管是否存在大小非减持的因素,都值得买进。近段时间,不少个股很活跃,从多方面来分析,阶段性底部已经很近,有一定力度的上涨行情是值得期待的。
春江水暖鸭先知 紧随机构寻良机
光大证券南宁营业部分析师陈立表示,要研判底部,首先要确定底部的概念,底部是一个阶段、一个过程,而不是很具体的一个点位。底部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不再创新低的横向震荡的阶段。
陈立认为,经典而实用的股市投资模式是价值投资,而要分析一个公司是否有投资价值,不能光看该公司当前的市盈率水平,还要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和行业分析。如果公司属于周期行业,就更应该关注该行业的周期波动特点。很多投资者都认为买股票应该是买市盈率低的,但是对于周期行业股票的投资方法,业内比较认可的是"在市盈率高的时候买进,在市盈率低的时候卖出",因为市盈率低的时候,往往是该行业处于景气周期高点,当时的股价虽然比较高,但由于那时候公司的业绩好,市盈率反而比较低,然而一旦行业景气度开始拐头向下,相关公司的业绩将由好转差,股价也会随之走低。当行业景气度跌到低谷股价也处于低谷的时候,市盈率很高,但如果新的一轮行业增长周期开始,此时市盈率高的股票却值得买进。
面对记者"应该买什么样的股票"的提问,陈立回答"买能涨的股票"后,来了一连串反问:什么样的股票能涨?什么人能让股价涨起来?散户要跟着什么人的操作方向买股票才能赚钱?他认为,买的人多了,股价自然就会涨起来。虽说人多力量大,但散户只能涨时助涨跌时助跌,对股价起到主导作用的是掌握大资金的主力机构,机构有比散户更多更大的优势,掌握主力机构的动向,跟着主力机构的方向进行操作,是一个简单而实用的炒股方法。比如中铁二局这只股票,前段时间的走势就表明有机构资金进驻炒作,而像中铁二局这样有大资金进场的股票,目前沪深股市共有30多家,投资者可以根据成交量、价格变化、趋势等角度进行分析,寻找有操作机会的股票。
陈立表示,从盘面看,最近一些股票有先知先觉的机构进场,颇有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味道。他认为,1500点附近成为底部的可能性很大,同时也不排除在1700点附近构筑底部的可能。如果主力机构选择以空间换时间,则后市可能会跌到1500点附近;如果选择以时间换空间,则可能在1700点附近横盘震荡一段时间,等待反攻的契机。
众人皆醉我独醒 逆向思维看"股海"
"从岸边看大海,波涛汹涌;从飞机上看大海,风平浪静。"炒股高手谢先生表达自己对后市的看法时表示,本轮熊市如此凶狠,确实出乎预料,但是只要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飞机"的高度上看"股海",就不会太困惑。
低买高卖,是股票操作赚钱的途径。说来容易做来难,投资者怎样才能做到低买高卖呢?谢先生讲了一个业内颇为流行的看管自行车的老太太的故事:一位在证券营业部门口为股民看管自行车的老太太,也开了一个股票账户,她在营业部人气很旺、很多股民都到营业部炒股的时候,就卖出股票专心看管自行车;而在行情很低迷、股民们都不想到营业部看股市行情的时候,她看管自行车的收入大幅减少,这个时候她想想没什么事做,就买进股票放着,等到营业部重新人声鼎沸的时候再卖出股票。就这样,几轮牛熊轮回下来,很多股民仍然亏损累累,这位老太太却总是赚钱,因为她能在股价低的时候买进,在股价高的时候卖出。
从这个故事可以总结出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贪婪、恐惧、犹豫是股民们投资成功道路上的拦路虎,只要能像股神巴菲特那样在大多数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在大多数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就不会在股价已跌到历史低位、很多股票已经很具有投资价值的时候还感到恐惧。在市场恐慌的时候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气魄,采用逆向思维进行股票操作,往往能收到奇效。
谢先生分析认为,A股历史上的几次熊市底部都大致有以下共同特征:约五分之一的股票跌破净资产、部分股票的市盈率仅为5倍左右、平均股价跌至5元附近。掌握了这几大特征,对我们分析底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从基本面情况看,我国的GDP最近三年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10%,如果后市跌到1300点,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将比2005年时的1000点还要有吸引力。从平均股价的角度来看,1500点附近的平均股价大致相当于2005年时1000点的价格,如果跌到1300点,将比当年的1000点更有吸引力。
而从跌幅这个角度看,此前的几次熊市,跌幅最大的要数1993-1994年的熊市,当时从1558点跌到325点,跌了1233点,跌幅为79%。本轮熊市从6124点开始下跌到前期最低的1664点,最大跌幅近73%,如果跌79%,就将跌到1300点附近。这轮熊市的跌幅会不会超过历史从而创造新的纪录?我们拭目以待。
从境外股市的历史走势看,美国纳斯达克指数2000年3月见到5132点的历史最高点,之后跌到2002年10月的1108点,跌幅为80%左右,之后走出慢牛行情,在2007年10月见到2861点的高点,从低点算起的涨幅为170%左右;在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香港股市从1997年8月的16820点跌到1998年8月的6544点,跌幅为61%,在一年半后的2000年3月上涨到18397点,上涨近两倍;日本股市在2000年4月从20833点跌到2003年4月的7603点,跌幅为63.5%,之后在2007年2月涨到18300点,涨幅超过一倍。举这些例子,是为了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进行对比:大熊市后的上涨都是翻倍的,如能成功抄底,未来的赚钱机会是比较大的。
从缺口理论来看,自6124点下跌以来,大盘留下了多个比较大的向下跳空缺口,分别是2007年11月2日、2008年1月22日、6月10日、10月27日,一年之内留下那么多个跳空缺口是很罕见的。从历史上看,缺口基本都会被回补,因此,未来回补这些缺口,是很值得期待的,回补缺口意味着未来的上涨空间还是比较大的。
谢先生还提到了一个情况:股神巴菲特在相当于A股2100点左右时就已经大举买进股票,并高调地号召投资者买股票。事实证明巴菲特确实如一些评论家所说,他并不是一位抄底的高手,买的股票往往还要被套一段时间,但后来都会证明,那个时候买进股票将为他带来丰厚的利润。"如果我们在1700点附近买进股票,成本将比股神巴菲特还低20%;如果后市跌到1500点附近买股票,成本将比巴菲特还低30%。"谢先生笑称,虽然A股和美股有所不同,但是从买进的时点来看,能够买到比股神更便宜的股票,是一件让人兴奋的事情。
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从这轮金融危机发展的脉络看,是先从美国引发的次贷危机开始,发展到金融危机进而逐渐影响到实体经济,如果最终演变成经济危机,那确实是比较可怕的。如果是像美国1929年开始的那次经济大萧条,则目前还未到谈论大底部的时候。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全球联合行动以应对危机,人们也比以前更有经验应对危机,希望全球合作的力量能使我们尽快度过这次危机。只要我们相信人类有能力解决这次危机,危机就会变成买进股票赚钱的良机。
谢先生表示,现在很多股票其实已经很有投资价值,只是目前市场处于恐慌阶段,人们忽视了股票内在的投资价值,而一些机构却已经悄悄布局,分批逐渐买进股票是有机会赚钱的。从中国股市和世界主要股市的历史看,股市的长期趋势都是上涨的,只不过中途的熊市会让投资者很难受,但每次熊市都是买进的好机会。在指数已经下跌近73%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应太过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