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作者 邓智慧 发自上海
今年以来,股市和基金行情火爆。对于理性、成熟的投资者而言,在追求高投资回报的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避险保值。对此,多家银行纷纷推出稳健的结构性投资产品,此类产品具有投资组合的丰富、灵活性和投资市场的宽广性等特征,其风险低、且收益又高于存款,因此逐渐成为理财市场的新宠。
到期保本 收益高于存款
结构性投资产品在很多时候也被称为结构性存款,它是指通过某种约定,在客户普通存款的基础上加入一定的衍生产品结构,将理财收益与国际、国内金融市场参数挂钩,例如汇率、利率、债券、商品、信用指数、一篮子股票、基金、指数等市场价格参数等。从而使投资者在结构性理财产品到期保本的同时,有机会获得比传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
与定期存款类似,该类产品也分别有短、中、长期的投资期限。而相比普通的定期存款及目前市场上的其他理财产品,结构性投资产品具有低风险且相对较高收益、免申购费率以及与国际市场投资接轨的显著优点。
据德意志银行投资专家介绍,目前市场上推出的大部分结构性投资产品都是到期保本产品,即产品到期后提供100%的本金保障——这种优势是股票、基金之类投资产品所不及的。该行新近推出的“挂钩新兴市场基础行业股票”结构性投资产品提供了多样化投资组合,从而有效地降低投资的整体风险,同时又使投资者有机会获取比传统定期存款更高的收益率。
与固定收益产品相比,挂钩型结构性投资产品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但其可能实现的收益却较高。例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在前3个月内,用人民币投资的投资者已经获得6%的年收益率,而用美元投资的投资者则获得了高达12%的年收益率。
挂钩方式决定收益
由于结构性投资产品的收益率直接与股票、基金、商品、汇率、利率、债券、指数等挂钩,如果挂钩对象的表现在产品期限内满足产品设置的条件,则客户可以获得最高预期收益率,否则收益率较低或者为零。
挂钩型理财产品的挂钩方式多种多样。挂钩汇率利率和商品价格的产品比较常用的是区间累计型和触发型的挂钩方式;挂钩股票的产品则一般采取浮动型的挂钩方式,收益直接与挂钩股票的涨幅、跌幅或者双向波幅挂钩。
挂钩方式的不同,往往决定了理财产品的收益高低。因此,投资者要特别注意挂钩条件,选择挂钩条件宽松的产品。对触发性产品而言,区间越宽,投资者获得高收益的可能性越大。累计型产品也设定了一定的区间,但采取按日计息的方式,条件相对宽松。而浮动型产品分为单浮动和双向浮动两种,单向浮动只有在挂钩市场的波动方向与产品设定的方向一致时,才可获得收益。而双向浮动则只要挂钩的股票产生了一定的波幅,投资者就可以获得收益,其挂钩条件相对宽松些。
尽管产品收益率取决于市场表现,但挂钩方式也是决定收益率的关键因素。在同样的市场行情下,挂钩方式不同,收益率就会有很大差别。例如:同样挂钩港股的两款产品,但由于挂钩方式不同,实际收益就会差别很大。
A产品收益率与挂钩股票具体涨幅无关,只与设定的下限有关。如果所有股价突破期初价格的95%这个下限,投资者在符合条件的日子里就可获得5.75%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按日计息。而B产品的收益率则取决于在观察期间挂钩个股的平均涨幅,平均涨幅越高,产品收益率就越高。在行情大涨的情况下,A产品最高收益率只有5.75%,而B产品则可能获得25%的封顶收益率。相反,如果港股在投资期内窄幅震荡,则A产品的收益可能比B产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