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当前可以基本确定的是11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积极,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成行。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和基础建设相关的题材必然风起云涌,而投资者该如何把握这种机会呢?
一、关键时刻中央会议定调将决定股市走向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召开,《第一日报》日前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明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或将再次分别表述为“稳健”与“积极”。
回溯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前次稳健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是10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而作出的调整。中国政府当时果断推出的这一政策,为中国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保持国内经济增长奠定了重要基础。实际上这样的政策组合本质是扩张性的,也是管理层曾采取的最为积极的政策组合之一。
当前媒体报道称在财政部内部,也曾讨论明年是否应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实际上,从2万亿铁路投资、近5万亿公路投资预案来看,积极财政政策早已实施,没有任何悬念。目前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除对宏观政策的定调外,是否还会就农村城镇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廉租房等具体问题提出一些计划,而这正是对积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具体化。尤其是农村城镇化,更是决定中国经济能够抵御全球寒冬,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关键。
二、加大投资力度可能继续超过预期
目前两方面信息在提示我们,加大投资的力度将不断提升超出预期。首先是中央政府可能加大发行额度,明年财政赤字也将因此提升3000亿;二是中央政府可能允许地方政府发债,其意图不言而喻。尤其是第二点更是激励基础投资,解决基建资金的关键。毕竟从历史情况来看,地方规划往往占基建规划的主要比例,中央基建和地方基建比一般为1:3。
在周末国务院明确4万亿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方案后,预计下一步将在固定资产投资和民生两大领域落实宏调新策,包括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具体部门将出台围绕财税、信贷、外贸三方面的重大政策与措施。据了解,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国家发改委紧接着将在12月份召开发改委工作会议,将具体执行宏观调控措施、协调经济运行。
而当前基本可以确定的基础建设投资领域,主要在2万亿的铁路投资和5万亿的公路投资方面。从十一五规划区推断,短期内福建、广东、湖南、江西、四川等中部省份将是公路投资的主要领域。
三、投资者该如何把握机会
要充分把握和本轮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应关注投资的主要方向和地域。总体上来说,铁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尤其是主要干线的改造;城际轨道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公路建设主要集中在中部省份。其中公路建设显然是大头。
二是关注哪些相关性最高。总体上来看,建材、桥梁施工、机械、钢铁相关性最高。
三是注意被市场遗漏的角落。这主要是指的一些小行业,正因为行业小反而受益明显,而由于市场关注度不高反而存在很大预期偏差的机会。比如铁路电气化改造、城市轨道建设类公司等等。
(广州万隆)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