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k88
2008/11/8 21:57:31
曾经点石成金 如今光环退去
一年以前,理财师这一职业红极一时,因为他们曾帮助客户演绎了点石成金的神话;而如今,理财师光环退去,回归平常。关于是否还用理财师帮助大家理财的争论很多,多数中国人可以说是"关门理财",几乎不听理财师的任何建议。但也有些人则过于相信理财师。理财师最怕对方说"你让我买什么我就买什么"。这样的客户往往对理财产品不太了解,完全依赖理财师,当收益万一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反应是最强烈的。所以,目前的理财师在向客户推荐产品的时候,一定先让客户对产品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向他提出建议或规划。
香港市民买理财产品时,一般先要和理财师交流很长时间,甚至跑好几趟银行才下单,而内地的市民有的到银行咨询,聊不了几句,连要买的产品是什么样的运作原理都没有弄明白,便直接买。买件几百元的衣服还要思考半天,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理财产品却在几分钟内做出决定。所以,大家今后在买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先和理财师沟通一下,对产品了解之后再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
中国的理财业务起步晚,银行、保险、证券都有自己的理财师,在目前第三方理财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各机构的理财师在为客户理财时,都倾向于销售自己的产品,特别是一些所谓会员制的证券类理财师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国外的理财师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居多,而国内多数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居多。看病要选大夫,医院的大夫给你看的是身体疾病,而理财师给你看的是家庭财务的疾病,因此,理财也要选好的理财师。
选择"品牌"理财师。应尽量选择知名度高、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财中心或理财工作室,因为这里一般汇集了银行的精英理财师,他们会在推销理财产品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考虑客户的财务规划,指导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最终实现稳妥增值的投资目标。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理财旗舰店,这里往往集中了该行的理财精英。
选择理财业务比较成熟的银行。各家银行由于理财业务起步早晚不同,在理财产品、理财人员配置上差距较大,所以居民在选择时,应选择理财业务相对较成熟的银行。另外,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还可以选择正规的私募基金。
学会和理财师沟通。和理财师打交道,几乎每位客户见面就问:"你们能让我的钱实现百分之多少的年收益?"其实,理财并不是投机,而是按照稳健、增值的原则,合理地将收入进行综合配置,其内涵并不单单是一年收益百分之几,而是增值、保险、子女教育、养老等多项内容的综合规划,所以和理财师打交道要注重说明自己的财务状况和远期理财需求,好让理财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规划。
值得指出的是,理财师的建议仅是家庭理财的参考,个人可以根据理财师的建议适当作一些调整。最科学的理财方式是掌握理财知识,给自己当理财师。所以大家一定要树立三本原则:本钱、本事、本人,即有本钱,有理财的本事,然后本人参与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