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足,年底若不达标将被采取限制措施

CFP供图
人们投保就是为了在"万一情急时"获得保障,但是,如果险企本身偿付能力不足,投保人是否还能得到应有的保障呢?在某国企任中层职务的张女士为此心忧不已。她亦因此一直在咨询在某银行工作的理财师朋友。
这主要起因于最近保监会再度下发文件勒令某些险企必须在年底前实现偿付能力达标的消息。根据有关规定,这些险企的偿付能力年底前若仍不能达标,将被采取诸如不得分红、限制增设机构等措施。据保监会年中时的通报,约10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其中个别公司偿付能力严重不足。
类似案例中张女士这样的投保人最近为此都比较担忧。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是否意味着其资不抵债?投保者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应该如何对待?是退保还是继续交保费?在投保时,如何选择保险公司?多位保险理财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并非如一些投保者猜测的资不抵债,它只是说明保险公司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减弱了。如果投保者受此心理影响盲目退保,可能会得不偿失。不过在投保前,投保人应将偿付能力作为选择保险公司的主要考虑因素。
案例
某国企中层管理人员张女士去年为10岁的孩子买了一份两全保险,期交5年,年交4100元。最近她听说该公司被保监会通报偿付能力不足,张小姐因此担心孩子的保单未来会成为一纸空文。所以,她想趁现在只交纳了一年多保费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向保险公司退保,拿回保费,以免以后夜长梦多。不过,只因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就中途退保,这样的损失真的不大吗?
偿付能力不足因"长"得太快
之所以会出现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现象,中央财经大学保险专家郝演苏教授解释说:"这属于发展中保险市场的'豆芽菜'现象。偿付能力不足是由于保险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长'得太快造成的。"近年不少中资新兴保险公司发展速度大大提升,一年的保费收入甚至超过了部分老公司之前几年才能获得的规模。但由于新起保险公司急于扩大市场份额,不计成本地拼抢展业管道,导致大量的利差损、费差损,偿付能力减弱也随之出现。
在资本市场向好的时期,保险公司能通过投资收益来弥补经营亏损。如去年,保险投资收益率达12.17%,为近年来最高水平。但今年以来,受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保险投资收益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部分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情况开始凸现。
偿付能力不足≠不赔保
对于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很多投保者按照字面意思把它直接看做是保险公司已经资不抵债,拿不出钱来偿付投保者的保单了。
生命人寿精算师张远瀚表示,偿付能力不足不等于保险无法正常给付。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并不是说这家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付不出账了,而是说明这家公司在抵御经营风险方面的能力减弱了。
郝演苏表示,其实,保险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已存在了好几年,但没有出现投保人到期拿不到钱的情况。随着保险公司品牌意识的提高,保险公司更不会惜赔或拒赔。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在不断发展,这就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而保单并不是同时到期的,保费一年年进来,给付完全可以按部就班地进行。因此,投保者不必担心保险公司会因偿付能力不足而降低保障和服务。从长期发展的观点来看,偿付能力解决还是有很多机会的,如正在进行的业务结构调整能增强盈利能力,增加资本金也能弥补偿付能力不足。
退一步说,即使保险公司出现了严重的赔付能力不足或者面临破产风险,投保者也不必过分担心。张远瀚介绍,面临破产的保险公司会由其他保险公司接管保单。现在保险保障基金已经建立,能补偿保险公司不能偿还的损失。今年9月16日保监会发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告知在保险公司破产或者被撤销的情况下,投保人的利益会得到什么样的保障。《办法》规定,保险公司破产或被撤销,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责任的,保险保障基金将按照"绝对数补偿限额"和"比例补偿限额"相结合的方式对保单持有人或保单受让公司进行救济。
已投保者:中途退保得不偿失
尽管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会影响保单的正常赔付,但一些投保者仍"心惊惊",想用退保来消除心理上的忧虑。
那么,中途退保真的划得来么?
太平人寿资深理财师黄宜平表示,投保者如果因为这个原因而中途退保,那可是冤大了。按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未缴足2年保险费或合同生效未满2年的,要扣除手续费后向投保人退还保险费;合同生效满2年且投保人缴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向投保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理财师介绍,不少期缴型产品,最初数年的初始费用可能高达50%,这意味着若在投保初期退保,能够获得的保费远小于昔日缴纳的保费,而初始费用、退保费用等就白白浪费了。
以张女士孩子保单为例,10岁投保期缴5年,年缴保费4100元。第一年退保,扣除手续费,只能退回1000多元。满2年后,缴费8200元,退保只能得到一半左右。由此可见,退保不仅拿不到最终收益,而且与保费相差甚远。不仅期间的机会成本丧失,而且连本都拿不回来。保险公司在设计产品时是按照复利计算的,所以期满后的收益还比较合算。保险公司之所以对退保行为进行经济约束,也是为了保证保险公司资金稳定。
而按照《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对保险公司在遭受破产偿付能力严重不足时对投保者的保障规定,对于非寿险保单持有人,损失在5万元以内的部分,保险保障基金予以全额救助,对其超过5万元的部分,根据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的不同,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为超过部分金额的90%和80%.
对于寿险保单持有人,其持有的寿险保单必须依法转让给其他经营有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同样,根据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的不同,保险保障基金的救助金额分别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和80%为限。
未投保者:偿付能力是投保参考项
虽说目前的"偿付能力不足"并不影响保单赔付,但对于未投保者来说,在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是其选择保险产品的一项参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教授庹国柱表示,一家偿付能力始终充足的公司,必然会在经营管理、资金运用、风险管控等方面略胜一筹。
他认为,各家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投资能力决定其赢利能力,而拥有较高的管理和投资水平则是一些成熟的、品牌良好公司的特征。这些公司不会在偿付能力上出现问题,而且在分红、投资类险种上还有可能为客户提供较高的收益。
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只要各项偿付能力监管指标达到监管部门规定,就可以认为偿付能力充足,没有必要保持一个过高的水平。如果偿付能力过高,就说明保险公司的业务或者投资尚未做足,没有充分利用保险资产。
东方证券王小罡表示,投保者在选择保险产品时,可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作为一个参考指标。如果一个保险公司长期偿付能力不足,投保者可避开这些公司的产品。如果只是公司在发展过程中短期的情况,投保者则不必过分担心。目前市场上同类型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购买一些经过大众检验的产品,也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方法。
张女士孩子保单退保损失估算
保单
期缴5年,年缴保费4100元
退保损失估算
第1年,缴保费4100元,只能退回1000多元
第2年,缴费8200元,只能退回一半左右
小词典
何谓保险公司偿付能力?
按照书面定义来讲,偿付能力是指保险公司对所承担保险责任的经济补偿能力,即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这种偿付能力是通过一系列的指标来体现的,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偿付能力充足率,即资本充足率,它是指保险公司的实际资本与最低资本的比率。比率越大,表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越强。按照保监会规定,偿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就称为偿付能力不足。
观点
偿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并非越高越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教授庹国柱认为,保险公司只要各项偿付能力监管指标达到监管部门规定,就可以认为偿付能力充足,没有必要保持一个过高的水平。如果偿付能力过高,反而说明保险公司的业务或者投资尚未做足,没有充分利用保险资产。
理财师提醒:险企偿付能力不足≠不赔保,中途退保损失或更大,但未投保者应将险企偿付能力作为主要参考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