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理财“魔鬼”在细节
查看完整版本:理财“魔鬼”在细节
2008/11/7 10:43:18
  初冬天气尽管不冷,却仍带给许多投资者冬天的萧条。许多人抱怨,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几乎所有投资产品都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
  "其实,中小投资者们约有九成不懂理财产品。"国际金融理财师李智海大胆地说,例如收益与预期收益的区别,一些市民在购买个人理财产品时,由于对其性质不了解,往往认为只要买了投资理财产品就能获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利率的收益,把"预期收益"理解为"收益",而对需承担的投资风险、合同条款等知之甚少。
  跑过CPI,往往是投资者们抱有的目的。这种心态决定许多投资者普遍把理财当作短期行为,期望理财回报期往往是1年或最多2年以下,甚至更短,在这种"急功近利"心态下,投资者很容易被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所误导。虽然投资者们在成长成熟,但同样在犯一些初学者"按图索骥"的错误。一位老年的投资者曾抱怨:"我买的是稳健型理财产品,又不是进取型理财产品,怎么也会赔钱呢?稳健型的产品不是能避险吗?"
  其实,一切的魔鬼在细节,理财也不例外。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投资产品的很多内容根本就没看懂,当初是听销售人员介绍后买的。虽然有银行人员称他们售出的产品全部都是经过银监会审批的,客户也是看完产品说明后自己签了协议的,整个产品售出完全符合法律程序。但是更多的投资者则认为,银行的理财产品销售人员介绍起理财产品来让人感觉没什么风险,买了就能赚到钱。
  预期收益≠实际收益,成熟的投资者应当记住,理财期满最终实现的收益,很可能与预期收益有偏差。口头宣传≠合同约定,投资者们对理财产品应有清醒认识,它们既不是储蓄,也不是摇钱树,而是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投资渠道,真正投资赢利惟一途径,便是那句老话:魔鬼在细节。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