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财产品发行持续低迷 昔日当红产品风光不再 专家为冬季理财支招 (制图 王辰)
冬天到了
我还能买什么理财产品?
11月7日,立冬,今天开始,我们进入2008年的冬天。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今年大家都经历了不平凡的状况:股市低迷、基金亏损,或许我们今年一年都处于"投资寒冬"中,但当冬天真正来临时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冬天,我们该投资什么?这个冬天,我们的理财生活该如何度过?记者为此采访了多家金融机构的理财专家,他们为投资者的冬季理财提出建议。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多家银行,深入了解了近期理财市场的变化以及理财分析人士对如何度过"理财冬季"的看法,众多接受采访的分析师在谈到如何过冬这个话题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字--防御。德圣基金研究中心江赛春的说法更是一针见血,他说,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对于害怕入市即被套,又对未来抱有期望的投资者,保本投资是原则。
这样的观点其实也是众多投资者心中的想法。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天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较上月增加284.8亿元,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增加140.4亿元,同比少增53.5亿元;居民储蓄存款增加78.7亿元,同比多增54.8亿元。记者了解到,造成存款大幅增加的原因一是与股市低迷有很大关系,另外,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持续低迷也是其中一大诱因。
理财产品发行低迷
根据普益财富统计,以2008年10月24日至10月30日一周为例,包括20家中资银行和2家外资银行在内的22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05款理财产品,其中,中资银行发行了102款,较前周明显下降;外资银行发行了3款,发行数量更是低迷。而在几个月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周发行数量,一直在200款之上。
据悉,在这105款理财产品中,保证收益理财产品有33款,市场占比为31.4%;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有9款,市场占比为8.6%;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有63款,市场占比为60%。
与上周相比,本周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发行数和市场占比出现此消彼长,保证收益理财产品市场占比有所上升,而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发行数和市场占比均出现下降,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则维持低位。
据普益财富研究院张星介绍,从数据来看,近期信贷与票据资产类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继续上升,市场占比达到65.7%。另外,由于管理层加大监管力度,结构型理财产品发行也进入低谷。
2008年10月24日至10月30日外资银行共发行了3款理财产品,东亚银行发行了一款3年期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该理财产品挂钩法国巴黎银行全天候指数,收益取决于指数在起始日和结算日的涨幅,指数保荐人为法国巴黎银行。渣打银行则发行了两款与利率挂钩的理财产品,这是渣打银行挂钩利率的系列产品,实质为保证收益理财产品,从收益设定上观察,预期收益较前期已经明显下降。
在目前市场环境恶劣、投资者对此类产品失去信心以及监管层要求风险自查等情形下,银行只能减少或者暂停此类理财产品的发行。
昔日"红星"纷陨落
今年年初,几乎所有银行理财经理都表示,打新股产品今年将红透市场,成为理财市场的中坚力量。事与愿违,应验了这四个字,打新股产品随着股市持续低迷,新股频繁破发而成为了昙花一现的昔日"红星"。
某商业银行高级主管告诉记者,目前在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体系中,打新股产品仍然在售,但销量很少,已经处于边缘位置。"自9月25日以来,沪深股市就没有新股上市。 就算有,机构也不愿再打新股了。目前行情不景气,申购新股容易被套,如果参与网下配售,因为要锁定3个月的时间,而3个月以后行情就更难说清了。与其如此,不如不参与新股申购。"这位主管说。
对于新股问题,海通证券分析师则表示,由于新股、次新股大面积破发,管理层担心二级市场承接力不足,可能出现发行失败的危机,因此暂缓了新股发行的节奏。如果接下去的二级市场仍然行情惨淡,今年剩下的一个多月,仍可能出现新股不露面的情况。
除了打新股产品,去年曾经红得发紫的QDII理财产品的陨落状况更是惊人。由于各机构对未来预期不明朗以及自身的糟糕表现,QDII理财产品虽然近期业绩有所回升,但已经出现了三周无发行的情况。普益财富分析师陈金红认为,鉴于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新一轮的联合降息序幕已拉开,市场弥漫着浓厚的悲观情绪,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全球经济走软,QDII产品遭遇重创,如今已经跌入"新纪元"。"都进入两毛时代了,QDII就是发售,也很难募集成功。"本市一位银行理财客户经理这样说。
理财也有"防寒服"
这个冬天格外冷,但理财也有御寒的"防寒服"可穿。针对如何过冬这个话题,接受采访的理财专业人士给了投资者一些建议。
"货币市场基金、短期票据类产品、债券基金、分红保险、基金定投。这是我个人对目前理财市场产品的一个排位。"工行个人金融部经理助理沈慧莉女士表示,之所以建议投资者关注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是因为这类产品凭借着无风险和流动性强的特性比较适合防御类投资。
据介绍,货币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剩余期限在397天以内的信用等级AAA级的债券、期限在365天以内的债券回购、央行票据、中国证监会允许基金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等。
而货币市场工具固有的无风险属性决定了货币基金的零风险,因此货币基金有着"准储蓄"的美誉。值得注意的是货币基金可以随时申购赎回,赎回后第二天(T+2)即可用款,流动性媲美活期存款。
此外,货币基金的面值永远保持1元,收益天天计算并分配给基金持有人,每月结转为相应的基金单位一次(即分红)。财政部规定基金分红收益将暂免收企业所得税,因此货币基金的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全部为零。
"能买国债的可以买国债。"中信银行天津分行零售部总经理黄燚认为,目前商业银行在售的主流理财产品中,国债的防御性能最佳。由于金融危机的原因,各国都采取降息的措施救市,在降息预期下,国债的优势就被凸显出来。
如果买不到国债,也可考虑票据类产品以及债券基金。至于此前热卖的信托类理财产品,他表示,信托类产品大多是将募集的资金用于放贷,鉴于目前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银行如今也很难找到好的项目,因此这类产品现在卖的很少,故不做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