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易所大宗交易公开信息显示,11月6日大宗交易成交额达3.04亿元,涉及均为浦发、中信证券等14只大蓝筹。
类似的情况在今年10月7日也曾出现。当天,中金上海淮海路营业部通过上交所大宗交易系统卖出9笔。成交额创纪录地突破3.8亿元。
但昨日的情况与10月7日尚有不同。
10月7日,卖出方为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的交易标的股,除了中国平安为大蓝筹外,日照港、置信电气、百联股份、福耀玻璃、青岛海尔、东软集团等均非大盘蓝筹股。
而昨日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卖出的标的股则清一色均为蓝筹股。
10月7日的买入方为招商证券上海澳门路营业部。据此,有市场人士猜测是在大撤退。但昨日接下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抛出盘的却同样是QFII大本营的瑞银证券总部。
如果说是QFII在上演乾坤大挪移,显然有些匪夷所思。
"中金淮海中路营业部除了QFII大客户外,其客户还包括大量的国内大型企业。而瑞银证券总部则基本可以被视为'QFII之家'。"上海一营业部给出他的猜测。
如果顺其所述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则是QFII在逐步吸筹。
更为有趣的是,昨日几笔大宗交易的成交价格并非一贯的"定价交易",而均为几家公司的收盘价,说明这14笔交易均是在收盘后30分钟内成交的。这在以往是不多见的。"一般来讲,如果是主动抛出,很多都会以当日跌停价成交。因为卖方急于抛售。"上述营业部经理说。
再看二级市场QFII的表现,11月4日,中金上海淮海中路营业部,累计成交2亿元,净流出2300万元;申万上海新昌路营业部,成交额为1.01亿元,资金净流出6949万元。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