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尽管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仍未见平息,但银行和基金QDII理财的表现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窘境。统计显示,上周银行系QDII产品收益表现持续下滑,亏损幅度进一步加大,首次进入"二毛"时代。而基金QDII近期却强劲反弹,表现抢眼。
银行QDII继续走软
据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最新一期报告统计,截至10月31日正收益的QDII理财产品只有5款。上周有11款QDII产品亏损首次超过70%,收益由"三毛"跨入"二毛"区间。这11款QDII产品分别挂钩于贝莱德美林世界矿业基金、中国股票海外基金等。短短一周,这11款QDII产品的周平均跌幅高达9.14%。如果亏损趋势持续蔓延,剩余本金可能也难逃厄运。另外,表现一直较为稳健的农业银行上周也有2款QDII产品跌入"三毛"区,一款"'金砖四国'股票基金(人民币)产品"成为中资银行中表现最差的一款QDII产品。而农业银行也包揽了中资行中表现最优和最差的QDII产品。统计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的收益情况,正收益的3款,其余43款全部实现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15款,占比近三成五,其中有4款累计亏损超过60%,这也是中资银行QDII产品中首次浮亏超过60%。而外资银行的收益情况也令人担忧。在外资银行运行的207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的2款,其余205款全部实现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97款,占比近五成,相比上周增加了15款;亏损介于50%至60%的有22款,介于60%至70%的有64款,另外还有11款产品亏损超过70%。
基金QDII强劲反弹
与银行QDII惨淡相比,基金QDII却在10月的最后一周表现优异。上周,海外主要股市普遍走强,使得出海的QDII基金挽回了点面子。据统计,10月30日,除保本型QDII基金华安国际配置 (净值0.954元)外,其余9只QDII基金净值大幅上涨,更有甚者涨幅近乎涨停板。前期跌入"三毛"的嘉实海外中国股票基金净值大涨9.7%,创下了单日涨幅之最,一举进入"四毛"行列。紧随其后的是上投亚太优势基金,涨幅高达9.22%;第三名是华夏全球精选基金,涨幅高达8.3%。
截至10月31日,上投亚太优势QDII基金周涨幅第一,达10.91%;涨幅并列第一的是工银瑞信全球配置QDII,净值收报0.559元;涨幅第三的是华夏全球精选QDII基金,净值0.496元,全周上涨10.22%。此外,由于交银施罗德环球精选QDII基金8月22日出海,时间不长,上周涨幅最小,也是总体亏损幅度最小的基金。
稳健理财仍是重点
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尽管部分QDII大幅反弹,但是其风险依然较大,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选择还是很有讲究,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李要深表示,金融危机对国内理财市场的影响或才刚开始,稳健理财是当前的理财重点。他认为,金融危机对理财市场的影响比较多,从政策、监管、业务和产品等方面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最直接的影响应该还是在产品上,不少正在运行的产品前途未卜。未来趋势不明朗,只能说不乐观,建议市场和投资者适当偏重稳健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