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澳元仍处震荡下行区间 美元是外币首选 投资应以短期为主
资料图片
从上半年的收益冠军到如今亏损超过30%,澳元理财产品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的大幅"跳水"让不少投资者损失惨重。而这仅仅是外币理财产品的一个极端代表,美元、欧元理财产品也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收益缩水的处境。
除此之外,当金融危机蔓延全球市场之际,美元、欧元、澳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走势更加微妙,这也导致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规模大幅减少、期限逐渐缩短。而对于投资外币的投资者来说,理财专家认为美元仍然是较好的投资币种。
产品规模减少 更侧重收益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外币理财产品的规模也呈现明显缩小的趋势。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外币理财产品共发行了18款,其中,美元理财产品发行了8款,欧元、澳元和港币理财产品发行数都在5款以下。而据Wind资讯统计也显示,10月份共发行512款银行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423款,占比82.6%。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人民币与外币理财产品的"八二"现象。
从发行理财产品的币种来看,由于金融危机造成外汇市场的剧烈波荡让其走势难以判断,所以像澳元这类高风险的外汇理财产品逐渐被银行规避。据统计,10月份澳元理财产品仅发行了16款,9月份发行了20款,而在8月份和7月份分别发行了35款和36款。美元的反转态势也让银行仍以发行美元理财产品作为主打。
记者也从银行方面了解到,从光大银行11月3日结束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来看,市民的购买数量基本与以往持平,并没有出现因金融危机而"大起"或者"大落"的情况。不过,澳元风光不再,美元依旧坚挺。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购买外币理财产品一般都有连续性,而且手中持有美元的人仍为多数,与其存在银行里,不如购买理财产品,期限短,流动性好,收益也相对不错。
也应该看到,银行对于金融危机的担忧仍然存在,在上周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中,也以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居多。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导致投资者的避险需求明显上升,银行在发行外币理财产品的时候也更多地考虑了收益的安全性。
收益率下滑 个别产品被终止
近日,建设银行发布公告,称"建设银行于2008年10月3日对汇得盈2008年第09期外币理财产品(6个月)澳元行使提前终止权利,产品提前终止。"该产品于今年7月发行,产品成立时规定投资期为6个月,预期最高年收益率为9.10%。但仅过了两个多月,该产品就提前终止。这是损失惨重的澳元理财产品的一个代表,而其他的外币理财产品同样难逃收益缩水的厄运。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上周美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7%,较前期下降较为明显;美元1年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4.0%,较前期已经明显下降。本周欧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5.0%,与上周的5.6%相比,下降较为明显;港币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4%,与上周相比有所下降;澳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6.5%,与上周相比继续下降。
同时,记者还从本市某银行了解到,该行发行的3个月期限的美元理财产品,4月份时的收益能够达到5.88%,可最近发行一期的预期收益率仅为3%;3个月的澳元理财产品也从4月份的8.88%,下滑到如今的5.8%。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经济都出现放缓或者衰退迹象,这就使得各国纷纷采取了降息这一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来刺激经济发展、拉动经济回暖,但是,受此影响,像澳元这类依靠高息来取得投资收益的货币,其收益率势必都有所下调。
美元理财主导地位依然不变
滨海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的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虽然金融危机的源头--美国经济遭到了重创,但美国是全世界金融中心的位置并没有改变,对过去30年来美元指数的历史走势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历次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之时,美元要么上涨要么维持强势横盘,所以,美元未来仍有可能维持强势。尤其是从7月中旬开始,美元汇率就出现了明显反弹,再加上美国的大选结果已经出炉,而经济的背后永远显现的是政治。所以,这一结果会对振奋市场信心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所以,短期看,外币理财以美元为主导的地位依然不变。而欧元、澳元仍处于震荡下行的区间。
所以,专家建议,如果手中有外币需求而不能结汇的市民,可以考虑购买一些保证收益的美元理财产品,国内美元存款年利率约为3%,而六个月的银行美元理财产品收益一般在3.8%-4%之间,无论在时间还是收益率上都明显要比存款划得来。
外币理财 应以短期为主
从已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中可以看到,银行在尽量缩短其投资时间,以规避风险。记者从本市多家银行了解到,外币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基本以一年以下的中短期为主,主要集中在半年左右,也有的银行开始发行了3个月的产品。
银行人士认为,外币理财缩短期限,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客户对于外币理财产品的短期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目前市场情况太难判断,缩短投资期限,便于控制风险。
专家建议,目前阶段,外币理财还是应以购买美元产品为主,但要注意期限应以短期为主。同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要看清产品结构,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最好不要购买挂钩型的理财产品,不然风险会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