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自由裁量” 房贷细则两头不讨好
查看完整版本:“自由裁量” 房贷细则两头不讨好
2008/11/5 9:19:05

  ■光大、招商银行澄清:房贷细则只是网络传言
  ■业内人士指出:事件背后是银监会与央行间政策"角力"
  ■南京多家银行商业房贷受到冲击
  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两家银行的房贷细则昨日被证明只是网络传言,此消息再次引发人们对银行房贷细则"难产"事件的种种猜测。对于房贷新政细则问题,银行自然是不想折腾,百姓当然更不想折腾。记者昨日再次进行了追踪采访,发现事件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涉及央行和银监会两大高层部门的"政策角力"。
  光大、招商:
  澄清"网络版"细则
  "这个事情不能再炒了,我们银行现在压力很大。"昨日,光大银行一位工作人员对房贷细则事件直言不讳地说。据他介绍,网上公布的光大银行房贷细则是该行内部的讨论稿,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不知怎么回事,这个文件就泄露了出去,所以总行必须要澄清此事。
  根据光大银行的房贷实施细则"网络版",客户购买的第一套自住房,符合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内等条件,可以享受首付比例20%、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下调30%等优惠;对于第二套房(指的是此前在银行有一笔未结清房贷),首付比例将为20%,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享受八二折优惠。根据监管部门2007年制定的政策,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40%,利率不得低于央行公布的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的1.1倍。和原有政策相比,光大银行"网络版"细则在二套房贷款政策方面有不少松动。接近银行业高层的人士说,按照这一传闻光大银行是目前惟一一家对二套房政策松绑的银行。
  无独有偶,光大银行这边在澄清房贷细则没有出台,那边的招商银行也对网上流传的招商房贷细则也很"感冒"。针对近日网上流传的招商银行发布房贷细则的新闻报道,招商银行总行相关人士表示,招行房贷细则尚未出台,目前正在研究中,该则报道所述并不是招行的房贷细则。据传闻,招行新房贷细则已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购房且购房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首付比例为20%,且可获得30%的优惠利率。首套的细则招行基本沿袭央行政策,没有做什么添加。把二套房贷细则的制订权下放到分行的,招行目前还是第一家。
  房贷新政:
  央行和银监会的"战争"
  根据银行内部人士的最新消息,央行已明确表示不会再出细则,也就是说在对改善型房源的判定上,各家银行有了自主权。银行界人士陈先生称,银行间观望气氛浓厚,两个部门的政策互相矛盾,房贷细则的出台料再延期。据他介绍,人民银行说改善型普通住房可以享利率优惠,而银监会说仅首次贷款购房可享利率优惠,这不是相互矛盾吗?有关人士也赞成这一观点,指出财政部、央行与银监会观点打架,市场遭殃,政策效力大打折扣。
  记者回顾了一下事件发展的经过,也从中看出了不少"名堂"。
  10月22日,财政部与央行发布刺激住房需求的房贷新政;10月24日,银监会紧急会晤大型商业银行高层,下发紧急通知,关小了房贷新政的优惠闸门,明确只有"首次利用贷款购买自住房"可以享受住房优惠。根据财政部与央行发出通知,从10月27日起,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10月28日,房贷新政执行第二日,农行、建行率先出台了房贷细则。
  戏剧性的是,仅隔几个小时,农行将操作细则从网站上撤下;更戏剧的是,事隔一天,农行细则又一字不差地挂上网站。这一细节显示政府内部巨大的歧议--是刺激房贷消费,还是控制银行风险,中国扩张型经济政策该何去何从? 经济专家指出,在经济下挫之时,刺激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法宝。1998年、2003年,拉动住房消费,对于中国经济走出东亚金融危机、SARS紧缩低谷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面临更加险恶的全球金融危机,刺激住房消费提上议事日程,其意显然是在维持房地产市场稳定,防止50多个相关行业与3000万的就业人员出现大幅衰退。刺激房地产消费是维持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应急之举,事关稳定中国经济的大局。客观地说,监管部门确实处于两难境地。监管部门关注的是银行的风险,由于房地产市场预期继续下降,如果继续大规模发放房贷,有可能收获房贷坏账率上升的苦果,并且,银行的赢利空间会遭到压缩。如果银行继续紧缩房地产贷款,将加重中国经济严重紧缩的预期,银行现有的25%左右的房贷作为优质贷款,会暴露于蜕变为呆坏账的巨大风险之中。如果全国房地产均价下挫30%,按照风险测试,住房贷款不良率将大幅提升。
  商业房贷:
  南京多家银行受冲击
  记者从兴业银行等一些南京的银行了解到,从上月底到现在,受到房贷细则"难产"事件的影响,各家银行的商业房贷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银行下滑幅度较大。据兴业银行南京分行房贷业务部的薛婷介绍,目前公积金贷款由于受到政策影响面较小,各家都提升了公积金贷款业务的比例,他们银行已经上升到一半以上。据银行人士透露,由于政策纠缠不清,各家银行对商业房贷业务都比较谨慎,因为一旦房贷细则确定,新老客户的优惠幅度肯定不一样,一旦现在急于办业务,出现利益纠纷谁都头痛。处于这种方面的考量,现在手头上的商业房贷业务也尽可能压件处理。
  对于银行的拖延战术,不少现阶段急于购房的市民可不答应了。据南京张小姐介绍,她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宁工作,目前看上了市内一楼盘。为这个楼盘提供贷款的银行此前告诉她,可以按照房贷新政,为她办理首付2成,利率下浮30%的房贷。意外的是,张小姐缴纳1万元定金后,银行却表示,由于总行对房贷新政的实施细则尚处于调整阶段,利率暂时不能下浮30%,最多下浮15%。张小姐认为,这家银行的房贷新政实施细则已经出台,甚至对二套房利率都有所优惠,而自己独自一人在南京打拼,就是以家庭为单位也没有其他的房产,完全应该享受利率下浮30%的优惠。对此,该银行负责房贷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房贷地方实施细则还处于考虑之中,目前尚未执行利率下浮30%的政策。对此,银行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央行出台支持市民购买普通住房的政策,只是指导银行办理房贷,并没有强制性要求,银行"自由裁量"的尺度较大。银行对于房贷目前有两个处理意见,一是暂时停办,二是按照目前的利率最高优惠15%。
  外资银行:
  不愿趟房贷浑水
  外资银行方面也对房贷新政保持谨慎。"在监管部门新的细则出来之前,银行都在观望。"某外资行按揭项目部门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
  当记者昨日致电汇丰和渣打银行客服询问按揭贷款业务时,均得到回复"如果你是符合首次购买自住房条件的,按揭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下浮15%"。对方并表示,暂时未接到银行内部关于利率调整的通知。此外,花旗、恒生等外资银行近日均对记者表示,目前尚未出台新的房贷细则。两家大型外资银行的相关人士昨日表示,央行应该不会再出台新的执行细则。然而,上述某外资行按揭房贷部门相关人士认为,即使监管部门不再出台执行细则,对于"改善型自住房",也应该给出一个定义,"银行自身很难界定改善型自住房,如果银行自己去解读就乱套了。"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央行和银监会做出进一步说明是很有必要的,对此进行规范,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是取消改善型住房,第二是把第二套房禁令取消,但是从实际来看,后者显然不具有可操作性。
  专业人士指出,房贷新政牵涉到部门之间的利益博弈,更事关中国银行业市场、监管与中国经济发展以谁为重的大局。财政部、央行、银监会等有关各方显然应该加强协商,避免出现市场摇摆不定、购房者心神飘摇的难堪境地,这对于明确市场预期有害无益,对于拉动中国经济走出紧缩低谷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比不出台优惠政策更糟。如果有关部门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纠缠不清的境地,如果加强协商、从稳定中国经济、控制金融风险、加强银行市场竞争力的大局出发,则不难得出各方共同接受的结论。
  一家之言
  现在的楼市,老百姓看不太懂。开发商明里暗里在降价,政府方面也一直有救市信息,近期更出台了央行的房贷新政。一些急于买房的消费者自然欢喜,准备出手"抄底"。可是等来等去,等了一周时间了,也不见各银行的具体细则出台。好容易农行弄了个细则,热乎气还没过去,又瞬间"流产"了。虽然最后还是出台了细则,但情况不明朗,购房人空折腾半天,越想越糊涂。
  央行的房贷新政,总需要有执行的细则。几番折腾之下,购房人的观望情绪可能会更加强烈,老百姓生怕刚买了房,明天又换了规矩吃亏受损失。银行的声誉,其实就是靠信誉靠稳定,说白了应该是一言九鼎。若银行自己都看不清楚现状,搞不清楚究竟该何去何从,消费者对银行的信心,自然是会大打折扣。
  银行自然是不想折腾,百姓当然更不想折腾。任何规则都不是小朋友玩过家家,不能说上就上,说下就下。虽然有人会算账、有人不会算账,但是,基本上所有人都明白大方向,看不清楚的话就别盲动,看看大家伙儿是怎么选择的。这个道理,对普通购房者适用,对银行,也极其适用。看不清形势的事,购房者别干,银行也别干。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