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用理财管理我们的生命
查看完整版本:用理财管理我们的生命
2008/11/3 3:06:45
  理材,不仅理的是怎么挣钱,怎么管钱,怎么花钱,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财,管理好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仅有的一次生命,不是在忙忙碌碌中混混沌沌地度过,而是在健康、快乐、富裕、幸福中享受人生。
  人到中年的理财要义
  人到中年首先是健康,凡事别太求完美,把工作的脚步逐渐放慢下来,须知"有所得便有所失"的道理。对财富的追求,适可而止,该收手时就收手。对自己,多一点宽容,该玩就玩,该歇就歇,毕竟年龄不饶人,别自个儿用鞭子天天赶着自己往前跑。
  其次,上有老下有小之人,要安排好所谓的家庭"四金",也就是一个家庭中最大的几笔资金。
  第一是购房准备金。对很多家庭来说,房产是最大的一笔资产,买房总是列在家庭理财大计的第一位。一个舒适的家,对身体的休整与恢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房子给我们心理上带来安全感。
  第二是孩子教育金。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据说,有人以目前的消费水平粗略计算了一下,最少要26.4万元。实际生活中,孩子的消费与教育所需的费用会相差很大,但这也不是一笔小钱。
  第三是夫妻养老金。养老金的筹备要早打算,早谋划。真到退休那一天,退休金能省下几个钱来?所以,最好在收入的高峰期,通过理财,有点积累,从而获得一些"工薪"以外的收入--房产、寿险、国债、基金,以及其他能带来长期收入的投资方式。
  第四是风险保障金。对灾难的预知与防范,是保障家庭幸福的关键。在考虑家庭预防风险计划的时候,我们首先会遇到轻重缓急的问题:家里先为谁买保险?先买什么保险?买多少钱的保险?一般来说,在安排有限的保障投入时,应该为家庭的经济支柱--多半是男人,先买保险,一旦遭遇不幸,有保险的"护航",可以使家庭财政不至于出现严重恶化,把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同样的道理,"重大疾病险"最好放在寿险前面。从风险的角度看,如果得了大病不能工作,不仅工资收入大幅缩水,同时要支出巨额的医疗费用,就有可能陷人危机。先把这一项风险给保掉,还有余钱,再买寿险。有些保费才一二百元的意外险,投入少保障大,不会对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也可顺手收入囊中。
  消费是理财的重要环节
  说到消费,无非是衣食住行。以我之见,满足这四者有不同的标准。说到"衣",不用太多,有几身四季的好衣服,能够出席各种场合不会落伍,就足矣。衣服太多,不仅穿不过来,管理起来也麻烦。至于"食",粗茶淡饭能够维持健康最好。我不反对美食,但美食常常会损害健康,所以中国古人提倡"薄滋味"。食,可口即可。否则,满足了口欲,却要在疾病中苦熬,犯不上。说到"住",这确实有学问:一是面积要适度,既能装下日常用品,提供能够方便取用的足够空间,让人感到舒适,又不要太大,以免今后为保持清洁付出太多的劳动;二是环境要好,有利于健康;三是城市设施要配套,生活能够方便;四是通风、采光、朝向、位置、户型要合适,要有足够的舒适度。我的不少朋友买房子时盲目求大,真住进去没多久就后悔了,于是就空在那里,月月交着物业费。第五就是择邻而居,最好与同一文化层次的人比邻而居。至于"行",当然首先是方便,因为时间是生命成本,其次是费用不能太高。因此,用什么方式出行,买不买车,什么时候买车,就要好好斟酌一番了。
  消费是理财的重要环节,"一分钱掰两半花"的日子,老一辈人都经历过,且至今可能都沿袭着节省的习惯;但富裕生活--面对极大丰富的消费品,我们如何选择,如何提高生活质量,如何在理想、欲望与收入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获得最大的满足,在今天,却是没有经验的年轻人与年长一代共同面对的问题。
  我们挣来的钱,不是随心所欲地花掉就完了,不仅要通过消费提高生活质量;此外,作为人,我们还有快乐、健康、安全的需要,理财,并非纯经济的行为,它与我们的精神需求息息相关。
  财富与生命,孰轻孰重?
  一个人们常爱挂在嘴边的词儿,事业。我们很难用别的词语来定义它:等同于财富?或者未来的财富?等同于幸福,或者自我价值的实现?抑或某种希望达到的境界?
  我们那么沉迷于事业,就像穿上了"红舞鞋",一刻也停不下来;事业越做越大,为了追求完美,我们不得不许多事情都亲力亲为,没人能够替代……我们太珍惜时间了,恨不得每时每刻都让它产生价值,可上帝偏偏要跟我们开这个玩笑,有时会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时间都收走了。
  2005年,各大媒体都在重要版面上发了一条新闻:4月10日,著名画家陈逸飞因消化道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去世。这位才华横溢、精力过人的画家突然去世,确实令人震惊。号称"商人里最成功的艺术家,艺术家里最成功的商人"的陈逸飞,在那么多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令人惊叹。我常私下暗忖:似我这类凡夫俗子,这辈子就是得到他十分之一的成功,也会满足得不得了。
  一个人这么有才华,这么走运已经够让人叹服了;而这么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竟因为一个小小的"胃出血"就撒手人寰,又让所有人吃了一惊。据说,普通的胃出血并不会致命,真正致命的,是陈逸飞的过度劳累。对于陈逸飞,我除了钦佩与惋惜以外,更有一份遗憾总在心头挥之不去:他呕心沥血可能并不仅是为了钱,更多的是为了一份责任。然而,生命消失了,责任也承担不了了。
  在幸福的天平上,财富和成功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砝码,但生命消逝的时候,一切都消逝了。
  美国学者科洛斯在《时间与金钱:消费文化的形成》一文中认为:"时间和金钱是人生中的两大中心,人们常常只能重一方而轻另一方,难以保持'鱼与熊掌兼得'的状态。"
  钱挣多少才算够呢?财富与生命之间,孰轻孰重?依我看,即使你能挣再多的钱,损害了健康,那就不叫理财,那叫敛财!理财理的是什么?就是孰轻孰重,就是顺序!第一是生命,是健康,第二才是挣钱,才是事业!
  休闲生活是人们治疗身心疾患的最佳方式
  别以为退休是件小事。从个人来讲,是重新开始一种生活。从大的方面来讲,中国人在退休这件小事上的心理变化,昭示了一种历史的变迁,也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给人们观念带来的改变:富裕起来的老百姓通过理财,完全可以踏踏实实地退休。但是可能有人会问:我干嘛要退休?休闲生活会带给我们什么?其实,人的生命,恰恰需要这种完全放松和自由状态的滋养,这也是人们治疗身心疾患的最佳方式。
  以我之见,退休至少为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好处:第一是健康。没有超负荷的劳碌,身体能够随时自我调整与休养;第二是快乐,没有压力与焦虑而产生的快乐,那急功近利所产生的焦虑,使我们很难有快乐体验。
  计算收入,计算财富,是我们谁都会的事情;但感悟和体验休闲与人生的意义,从文化、从精神、从哲学的角度,来衡量生命成本,就远非易事了。这种特殊的休闲文化形态,渗透、融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恢复体力,更重要的是,"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亚里士多德)。它会结出精神的美丽硕果,使人得到全面、完整、自由的发展。
  理财,不仅是理出富裕,更重要的是理出"无形资产"
  我长时间地观察过两个中年退休的人:我父母过去工作的单位里,各有一个中年病退的老干部。这两位老同志,一个是50年代就病退下来,一个是60年代病退的。到现在,当年那些一直坚持在工作岗位的同龄人,都走了。对这二位来说,已不是"知交半零落",而是"全零落"了!但他们俩,一位是百岁去世的,一位到现在还活得挺健旺,已经九十多了。
  在我们最好的年华,放松下来,放慢脚步,摆脱金钱的拖累,做我们想做的事,给自己点自由,别把"忙",当作标签贴到自己头上。
  理财,不仅是理出富裕,理出所谓的"有形资产";更重要的是理出"无形资产",理出舒适,理出美好,理出自由,理出安全来。其实,真能给你的人生带来幸福感的,恰恰是这些无形资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还会拥有更多的财富,而面对更多的财富,面对更为富裕的生活,也需要我们具有更高的智慧来理财。
  我想,怎么理财,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千差万别的,这是由人们千差万别的生活目标所决定的。理财,不仅理的是怎么挣钱,怎么管钱,怎么花钱,更重要的是通过理财,管理我们的生命,使我们仅有的一次生命,不是在忙忙碌碌中混混沌沌地度过,而是在健康、快乐、富裕、幸福中享受人生。
  对金钱的热爱,几乎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因为这是生存的需要。然而,对金钱的过度追逐,又会让我们迷失本性,丧失很多美好的天性,变得贪婪,变得猥琐。
  理财,是通过对金钱、对人生的筹划,使我们的生命变得精彩,变得高尚,使生命的过程乐趣无穷。
  人生的智慧就在于:我们应该将金钱玩于股掌之中,而不是被金钱玩于股掌之中!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