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人们将在熊市底部入货称为抄底,同样的说法,在港台股市评论中称为捞底,这"捞"字很有动感,"水中捞月",一路在股市中捞底的,可谓"水中捞月"一场空啊。
当初牛市时,1000点错过捞底机会的,到了2500点才彻底醒悟杀了进去,所赚未必比1000点捞底的少,因为捞底捞得越早,跑得也早,1500点就"逃顶"了,赚了芝麻丢了西瓜。而2500点没捞到大底的,却分享了牛市的大部分成果。而在6000点上成功逃顶的,看似高手,可到4500点时手痒了,一路捞下去,结果发现这市场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半山腰进去结果还是套得结结实实。
个人做股票如此,机构做股票同样如此。美国次贷危机两年前就已冒了出来,当时很多机构也感觉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了,于是机构纷纷去捞底,或收购股权,进军华尔街。机构跟散户心态一样,进去的股票被套了,就补仓以期摊薄成本,结果越买越多、越套越深,直到金融风暴大爆发,才发觉这是深不可测的陷阱。现在关于是否应到美国去捞底的争论又多了起来,以笔者之见,如同美国的顶不是那么好逃的一样,美国市场的底也不是那么好捞的,要捞绝对轮不到外人,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争,只要美国人的投资消费习惯不改变、美国的全世界圈钱野心不改变,世界经济不会安宁。
要捞底,宁可捞自己的底。这是因为:第一,中国股市已跌了七成多,美国股市也就跌了四成,现在捞底,底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有一点是肯定的,要捞的底只会越来越近,不会越来越远;第二,相当多股票已跌出了绝对投资价值,现在已有200家左右上市公司跌至净资产,5元净资产的股价却只有4元,卖资产也值这点钱哪,4元股票每年分红2毛,就是每年领红利,也比存银行划算哪,这就是绝对投资价值,与以往上市公司编故事的相对投资价值不同,绝对投资价值是指股票的物有所值,这就是捞底的基础;第三,A股是人民币资产,人民币在当今世界是最可信赖的货币,加上中国股市没有放大的杠杆作用,股票所代表的资产都是"干货",这也是值得捞底的基础;第四,国家的实力机构应成为捞自己底的模范,一月前曾宣布,汇金增持工、中、建三大银行股票,央企回购自己的股票,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看到颇有气势的举动,也许这些机构等待着更低的捞底底部,以降低自己的捞底成本,也许等到这些机构捞到了底,中国股市才能从底部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