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11/1 10:58:09
单边暴跌转变向宽幅震荡,国际市场开始出现连续上涨,尽管仍难判断A股是否见底,但至少说明--
编者按: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全球市场出现了剧烈的震荡,暴跌暴涨考验着投资者的神经。过去的五个交易日内全球大部分市场都通过暴跌的方式创出了新低,随后又通过暴涨的方式进行了有力的反弹。如市场一周振幅超过30%,三天之内上涨3600余点。全球市场波动幅度之大多年罕见。全球市场从过去的单边暴跌转变成现在的宽幅震荡,意味着投资心态开始发生积极变化,尽管是否见底暂时无法确认,但至少说明市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时机越来越近。
全球股市宽幅震荡
折射心态发生积极变化
受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实体经济的忧虑,股市遭黑色星期一,中国香港股市狂泻12.7%,创11年最大跌幅,股指创四年收盘新低;菲律宾股市重挫12%;日本股市创下26年来收盘低点。欧洲股市再度下跌,法国巴黎股市CAC40指数以3067.35点收盘,下跌126.44点,跌幅达3.96%,创五年半收盘新低。
而周二的亚太股市像坐过山车一般令人"回肠荡气"。在经历了黑色星期一后,亚太股市则出现普遍反弹,东京股市从26年最低点回升,日经平均指数昨日收报7621.92点,涨幅高达6.41%。韩国首尔综合指数也高升5.6%,收盘报于999点。中国香港恒生指数出现更大幅度反弹,昨日升幅达到14.35%,收报12596点,大涨1580点。欧洲股市也是全线上扬,其中德国大涨11.3%。
更具戏剧性的是,周三,美股道指曾暴涨一成,在收盘前约半小时,三大股指还在日高附近交投:道指升逾230点或约2.6%,报9299点,标普500指数和Nasdaq指数也分别大涨2.6%和2.8%左右;但因投资人对通用电气盈利前景质疑,市场担心企业盈利状况恶化,在收盘前两分钟,升势告终,道指和标普500指数转跌。当日,香港恒生指数开盘报12807.35点,最高冲至13307.42点,最低跌至12333.94点,震荡达千点。
周四,全球再度联手降息,美股并无太大波澜,三大股指涨跌互现,但太平洋对岸的资本市场却在开盘后掀起轩然大波。日本日经225指数、韩国首尔综合指数、香港恒生指数、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与****加权指数当日的涨幅分别达到9.96%、11.95%、12.82%、7.82%和6.29%。
周五,日经指数再度上演尾盘"变脸",尾盘13分钟下跌288点,日经225平均指数最终大跌5.01%。周五A股市场受周遍股市影响,呈现逐步走低格局,沪指再度向1700点靠拢,本周再收一根阴线,10月沪指下跌超24%,创出自1994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而韩国股市本月尽管下跌了约23%,但周线则上涨18.5%,创史上单周最大涨幅。
整体上看,最近包括A股市场在内的全球股市呈现上窜下跳的宽幅震荡格局,较前期的单边下跌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市场从过去的单边暴跌转变成现在的宽幅震荡,意味着投资心态开始发生积极变化。
存款利息下调
值得关注的特别信号
牛市当中大家对利空消息都是麻木的,初期出现的利空反而有可能被解读为利好,但随着利空因素逐步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一个导火索就会让所有的利空一起释放出来。熊市当中也是如此,利好消息反而会被解读为利空。比如周三晚间的存贷款利息双降就让不少投资者解读为降息说明经济真的衰退到一定程度了,不得不以降息的方式连续刺激经济。因而周四开盘后市场反而出现了下跌。这就是牛熊的惯性思维。前期央行降低贷款,这一点是比较中性的利好,只是对企业更为有力。而存款利息的下降则是我们一直非常关注的信号。这个信号实际上代表什么,敏感的投资者马上就会警觉起来,存款利息下降实际上是代表央行准备放松银根,刺激经济和投资。说的更直白一些,就是央行想把中的存款赶出来,让大家消费和投资。并且继续降息的空间仍然存在,一个月内两次降息已经说明了中央的态度。降息通道一旦打开,向下就会有很大的空间。所以对于存款降息这个信号投资者一定要注意。这实际上是比降低印花税还要实际的信号。不过市场显然没有太大的反映,或者说目前的力度还不足以马上撬动市场,这一点很正常,熊市中的信心是逐步积累起来的,做多力量也是逐步积累起来的。我们并不急于求成,只是跟踪利好因素的积累,观察做多力量的逐步壮大。
关于存款利息降低除了表明央行的态度之外,更多的历史表明了中国股市与资金的密切关系。很多投资者都会跟踪M1数据。M1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M1反映居民和企业资金松紧变化。历史数据表明M1数据曲线与A股市场有着极强的关联性。M1增幅上涨则股市上涨,M1增幅下降则股市下降。有兴趣的投资者不妨拿历史的数据绘图与A股市场比较一下。M1的增速自今年5月份以来连续5个月回落,目前已降至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从最近几年的情况看,M1增速的最低点出现在2005年3月份,当时M1同比增速为9.9%。而低于9.43%的水平要回溯到1998年。而截至今年9月末M1增速比上月末回落2.05个百分点,增速为9.43%,为2005年4月以来首次回落到10%以下。M2、M1喇叭口继续扩大,显示出存款继续呈现定期化趋势。而本次降低定期存款利息正是增加资金供应的信号。实际上从今年9月15日央行宣布下调贷款基准利率0.27%及部分金融机构法定准备金率1%起就已经意味着降息周期的开始,敏感的机构早已经洞悉了市场的变化。而周三的存贷双降更是进一步表明了央行的态度,此时过于看空就要冷静下来反思反思了。
1664点新低
已切入底部预期范围
外围市场上,全球股市都处于水深火热当中,不过各国政府都拿出了积极的救市措施。只因股市继续下跌将严重影响各国的根本利益。所以近期的利好政策会不断的出现。A股市场也是如此。近期的利好直接涉及到市场利益的似乎不太多。这也是整体布局尚未完成的原因,单纯的救股市只能让股市一次又一次的反弹下跌。降低印花税以及单项收取都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救市是综合性的。调控方面逐步放松银根,鼓励消费和投资,着眼于改善经济,相信股市也会拿出比较直接的政策来应对动荡。11月份是比较重要的,将于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经济下滑、需求不足等问题的新的重大部署,将在中央经济会议上做出重大决策,市场对此次会议充满预期。
同时,11月美国将召开全球峰会共同商定对抗金融危机问题。各国已经开始纷纷拿出刺激经济的措施。美国在周四继续降息50个基点,达到1%,香港金管局降利率至1.5厘,自此降息有望全球范围内展开。同时日本公布规模约510亿美元经济刺激新方案,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欧盟经济刺激方案11月出台,近期是全球范围内利好密集出台的阶段,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市场跌了很久不会没有反应。
笔者认为虽然不能说A股或者全球股市就此见到了底部,但可以看得出来利多的因素正在逐步增多,甚至可以说已经开始形成了气候。这股力量何时爆发尚不得而知,但对于投资者来讲这绝对是应该提高警惕的时候。将近一年的下跌已经让大部分投资人形成了熊市思维,那么现在我们的惯性思维要改一改了。客观的看到市场的积极信号,看到做多力量的积蓄。如权重股的市盈率已经超低了,以银行股为主,目前银行股的市盈率平均均不到十倍,大约6、7倍甚至5倍的样子,即便是未来经济下滑,银行收入大幅减少,但10倍以下的银行股在全球市场来讲都是少见的。银行股还能有多大的下跌空间?笔者以为不太大!或许指数还有可能再下一城,但越跌反弹的力量也越大,同时越跌带给投资者的机会也越大,筹码也就越廉价。在此之前的预测中,预期的底部是1500-1700点之间,极限是1500点,那么本周的1664点已经切入到了预期范围之内。这个位置也是60个季度均线的位置,应有相当强的支撑,当然指数在此位置上下震荡都是很正常的。进入11月,笔者的建议是提高市场嗅觉,密切关注做多力量的积累,考虑一下1500点上方筑底成功的可能,积极计划一下如果出现中级反弹自己将介入的目标对象。(.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