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还未入冬,但外汇理财市场已经提前遭遇"寒流"袭击。
眼下,美国次贷风暴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杀伤力正日益凸现,仅就外汇理财市场而言,近期,为规避更大的市场风险,一些预期最高收益无望兑现的外汇理财产品开始大面积提前终止合同,而一些"硬挺派"则境遇更惨,其投资者很可能要在到期日接受巨额亏损的噩耗。在市场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外汇理财市场正经历重新洗牌的考验。
发行量与收益率双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理财月报指出,外汇理财市场正呈现出三大变化:一、投资价值明显下降;二、发行量急速萎缩,尤其是欧元、澳元类理财产品的数量明显趋少;三、挂钩结构性产品大面积告亏,由此造成相关产品市场占比急降。
上述三点变化充分体现了当前外汇理财市场的窘境,受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打击以及多国降息政策的影响,外汇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和投资期限都在缩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美元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普遍都在5%左右,澳元理财产品更高达8%-9%,可眼下的美元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已降至4%,澳元理财产品收益下滑幅度更大,目前多数只有6%左右。与此同时,投资期限较长的产品普遍受到投资者的抵制,银行在售外汇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也较以往大幅缩短。
外汇市场风险加大以及理财收益的大幅缩水,令投资者对外汇理财逐渐失去兴趣,也直接导致理财产品发行量的下跌。沪上部分国有银行最近一段时间已经鲜有新产品上市,而一向在外汇理财市场积极进取的外资银行也有意放缓了推新产品的速率。根据统计显示,本周在售理财产品约50余款,其中外汇理财产品数量仅13款,占比及绝对额都出现明显的下滑。
更糟糕的是,由于次贷危机持续蔓延,挂钩标的价值重心不断下移,越来越多的外汇产品因无法实现最高收益预期,为规避可能的更大风险,于近期纷纷提前终止。理财专家指出,短期内,投资者恐怕要调低对外汇理财市场的收益预期,因境外市场还在不断恶化,原本较高的预期收益将很难实现。
欧元理财产品滞销
受美元反弹、欧元持续贬值的影响,一度被外汇投资者视作"香饽饽"的欧元理财产品渐失原有的魅力。由于投资回报不如以前稳固,银行与投资者对欧元理财产品的关注度都在下降,部分新上市的欧元产品甚至发生滞销现象。外汇理财市场开始经历重新洗牌。
金融危机使欧元的行情发生逆转,追溯至2006年左右,欧元汇率稳步攀升,市场看多气氛浓厚,直到今年上半年,银行推出的欧元理财产品仍十分受市场追捧,但是,进入今年下半年,欧元开始出现波动,相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
据记者粗略估算,11月起在市场推出的欧元理财产品数量仅占到外币理财产品总数的两成左右,大部分市场份额被以美元、港元为投资本金的理财产品所占据。需要提醒的是,欧元区目前的利率水平仍然高过美元约2个百分点,存在继续降息的空间,短期来看,欧元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存在继续下滑的趋势。银行理财专家指出,在市场行情波动较大的环境下,投资者在选购欧元理财产品时应慎重甄别。
澳元产品前景亦不妙
和欧元的命运相仿,汇市的剧烈波动也让澳元的前景变得惨淡起来。今年年中,澳元理财产品还是外汇理财市场中最大的亮点,更是稀有的能跑赢CPI的投资品种。据统计,今年前3个季度,澳元产品发行量超过230只,其数量规模仅次于美元理财产品。当时,澳元一年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基本能保持在8%以上。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汇市行情大变脸,坚挺的澳元汇率变得疲软起来。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商品货币的典型代表,澳元与国际商品市场紧密相连,在全球经济下滑,对能源等商品需求大幅减少的背景下,澳元的前景仍不容乐观。迄今,澳元对美元汇率已经从最高点跌落了40%左右。这也连累了澳元理财产品的后市收益水平。据记者调查,11月份发行的澳元产品数量已大为减少。
相对欧元、澳元等外汇理财产品,美元在短期内将维持反弹行情,这也带动了美元理财产品的迅速走红。外汇分析人士指出,在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之时,美元作为投资者普遍看好的避险工具,前景要远好于欧元、澳元等币种,相应的投资机会也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