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遇金融政策调整提前终止的条款
进入降息周期后,通过购买长期理财产品来避免降息风险成为理财专家和投资者的共识,但记者采访发现,要做到这一点很难,银行不仅减少了长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部分银行还在一些中长期产品中新增设了遇金融政策调整提前终止的条款。
由于目前市场上存在进一步降息的预期,理财时应适当延长期限,例如选择1-3年期的品种比较合适,这样可以锁定较高的利率,但符合期限条件的理财产品并不多。
10月28日,记者走访沈城多家银行发现,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以三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为主,中长期产品占比不到1/4,而且均是一年期产品,两年、三年期产品难觅踪影。
由于理财期限较短,产品的收益情况也不甚理想,比如某银行发售的2个月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为3.15%。由于银行定期存款也取消了利息税,产品收益和银行定期存款相比并不具优势。大家知道,目前3个月期的定期存款,收益率也达到了3.15%。而让投资者闹心的是,新发行的一年期产品也不那么让人放心,因为银行在产品条款中新增了提前终止的条件,如遇到国家金融政策调整,银行有权提前终止产品,这样一来,投资者很难通过购买长期理财产品避免降息风险。
■应对办法
银行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如果担心降息影响投资收益,可选择国债、定期存款等稳健的方式。另外在挑选银行理财产品时,尽量选择保本固定收益类产品,因为即使产品提前终止,收益也会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