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理财业务悄然放量 中资行蓄势“反攻”
查看完整版本:理财业务悄然放量 中资行蓄势“反攻”
2008/10/29 8:21:21



  金融危机波及个人资产,个人投资者纷纷求助于中资行理财师
  全球股市暴跌,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海外金融机构不断倒闭的消息此起彼伏,企业与个人的资产状况也令人堪忧,如何把损失降到最低,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
  因此,那些教人如何保值增值的理财顾问们,最近变成了最忙碌的人,尤其是那些受影响不大的中资行的理财顾问们,目前正利用金融危机的"大好时机",不断积累客户,为日后的"反攻"蓄势。
  外资行理财业务巨亏
  陈其是浙江的一位普通投资者,今年7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广州一家投资咨询公司,为了能炒一把"奥运行情",他听信了该公司的话,累计交了10万元左右的会员费,结果却是本金巨亏50%。
  在电话里,他有气无力地告诉记者,他一方面准备搜集证据去告这家公司,另一方面在四处咨询理财师,"想把手头的闲钱找个稳妥的方式投资出去,尽量弥补之前的损失。现在看来,还是不能仅凭自己的判断做这些投资,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
  像陈其这样的个人投资者不在少数,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他们也开始关注自身的理财事宜。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那些总部在海外的外资行"受伤"严重。"慢一拍"的中资行反而因祸得福,除了部分实施海外投资或扩张的中资行有所受损外,绝大部分中资行的业绩表现明显好于外资行。
  以与海外市场挂钩的QDII理财产品为例,中资行与外资行的表现就可见一斑。
  据普益财富对正在运行的253款银行系QDII理财产品跟踪研究,截至10月24日,正收益的QDII理财产品只有4款,大部分银行QDII产品亏损严重。统计显示,中资银行46款QDII产品中,正收益有3款,其余43款负收益,亏损超过50%的有11款,占25%。而外资银行207款QDII中,截至10月24日,正收益有1款,其余均跌破净值,亏损超过50%的有82款,占比接近40%。其中浮亏超过60%的19款QDII产品,全是外资银行旗下所有,包括汇丰银行18款,渣打银行1款。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著名外资行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设计的几款理财产品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亏损幅度比较大。
  理财客户涌向中资行
  据第三方理财机构诺亚财富管理中心人士介绍,中国家庭持有的财富,包括房地产、企业股权、金融证券、银行储蓄等,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估算,到2007年底,全国城镇居民的总资产价值为27.6万亿元。2007年我国理财市场的理财金额达到8000亿元,较上年增长约70%,如果按照每年40%~50%的速度增长,今后5年内理财金额将达到2万亿元。
  中国首批金融理财师、中国银行珠江支行个人金融部财富管理中心主管谭曌明向记者表示,对于理财,投资者以往大多"崇洋媚外",而且业内一直对外资行的理财能力推崇备至,不过这次金融风暴让他们"弃洋投中"。虽然现在投资气氛不如以前,客户也变得谨慎,但是他们对中资行的理财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专业的理财顾问有了更新的看法。"他们反过来一想,还是觉得中资机构要安全些。"因此,金融风暴发生后,转投中资银行的客户多了。"主动打电话来的新客户比以前增多,不过主要还是以个人客户为主。"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从外汇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他表示,目前看来我国市场的外汇量仍显充足,其中有两个原因不容忽视,一是此前外资银行多以外币形式换取人民币流动性;二是金融风暴几乎横扫外资金融机构,人们几乎对任何一家外资机构的信心丧失殆尽,在这种情形下将外汇收入调回国内的人大多选择存入中资行。
  建设银行珠海分行个人客户部的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现在打电话到他们各个网点来咨询有关理财方面的电话比以前多了。"老客户电话多了,新客户的电话也多了。"
  中资行业务量上升
  工商银行上海分行的一位女性理财师告诉记者,现在一些境外机构的客户正把国外的资金纷纷往中资银行搬。"对于外币资产,他们主要选择一些保本固定收益型的产品;对于人民币资产,他们选择的是一些票据、信托等低风险产品,甚至还有存定期的。从业务量来说,的确是上升了。我们正趁此机会积累更多的新客户。虽然暂时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欲望不强,但是市况一旦好转,他们将成为我们新的业绩增长点。"
  民生银行北京分行的一位内部人士则告诉记者,对于理财,现在他们比较低调,因为他们判断其他中资行肯定也在趁外资行"受伤"的时候大量抢夺和积累客户。"现在积累自己的客户资源,是给以后全面的理财服务打一个基础。我们只想低调做事,不想太过张扬。"
  中资行也开始加大了理财人员的招聘力度。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纷纷增设财富管理部经理、个人银行理财经理等岗位,来充实相关的理财人员。
  昨日,记者打通了高诚财富管理(香港)有限公司高级董事总经理吕璧慧的电话,这位专门为拥有上亿元以上资产的富豪进行理财的女银行家在电话中匆匆地告诉记者:"不好意思,真的很忙,非常忙,我还有很多项目要做,没时间接受采访。"这与上一次她在上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语速平缓、一副闲庭信步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步播报
  理财课程走进中学课堂
  近日,一项面向初二至高二学生的青少年理财教育项目--《理财有道》课程在上海正式启动,旨在向青少年推广和普及经济、金融、个人理财常识,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
  据了解,上海市现已有30余所中学开设了该项目,预计将覆盖超过1万名中学生。其实,该课程已在新加坡所有中学实施。
  中学生都开始学理财了,大人们自然"不甘落后"。近日,历时两个月的平安VIP金秋财富大讲坛已经圆满结束,证券、保险、信托等专场讲座连台亮相。
  据平安方面表示,这些讲坛主要是为了提高平安VIP客户的抗风险意识,丰富他们的理财技能和知识。这次论坛请来了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保险、银行、信托三大机构。一些银行、证券公司纷纷增开了理财讲座,更有甚者,一些商学院还开了 "如何认识美国金融风暴"、"怎样减少企业投资风险"等课程。此外,诸如此类的课程销售也频频见诸报端。
  上海一家专门从事理财培训的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办公室主任刘先生告诉记者,本来以为金融风暴会影响他们的业务量,没想到他们现在的课程量不降反升,较此前增加了两成左右。
  "现在周末和晚上来听课的白领还挺多的,我们也正在招聘一些兼职的理财师。不过现在授课的内容有些调整,之前是以如何投资为主,现在主要以如何防范风险为主。"刘先生说。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