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90后 你们花的比我们还多
查看完整版本:90后 你们花的比我们还多
2008/10/28 4:11:49

  大一新生笑笑来上海高校报到的第一天,就被通知缴付260元,用于租用寝室专用保险箱。
  据说,这是学校为了防止高校寝室失窃而采取的新办法,用以更安全地保障学生日益增多的个人财产,其中包括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等价格不菲的数码产品。
  不,确切地说,这几样大件,是大一新生开学的必要装备,属于生活必需品。
  2008年9月,第一批"90后"出生的孩子们大规模进入了大学校园,他们的行李箱里,除了衣服和课本,备有价值万元的开学装备,已经不算稀奇事。
  一个月过去,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调查这些新生的开学花销。读他们的账单,读时代的变迁。
  租个保险箱来装"三大件"
  入学第一天,租个保险箱;入学第一月,买齐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三大件","90后"大学新生第一月消费接近万元。
  "80后""抠抠族"月入6000元,尚且只花1000元,可对于这些才踏入大学校门的"90后"新生来说,1000元还不够。
  进校先租保险箱
  保险箱?这可是大户人家里的稀奇货阿,可如今,它已经出现在了"90后"新生的大学寝室里。
  笑笑今年刚从四川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在报到的时候,老师就推荐了这么个笨重的玩意儿,想着现在校园偷窃挺多的,为图四年的省心,笑笑立马去宿管科申请了一个保险箱,四年租金260元,一次付清。可回到寝室一看,原来这保险箱还真是受欢迎,寝室里人手一只,横七竖八地放在水泥地面上,"寝室没专门安置它的地方,只好随便堆着罗。 "
  说是保险箱,其实是一只四五十斤重的大铁皮箱,外面由一把大锁锁住。现在箱子里有些什么?笑笑不好意思地打开它,两层的箱子里面空空的,"电脑、相机还没买,手机肯定不能往里放,至于现金、银行卡、身份证什么的,拿进拿出也不方便啊。 "
  笑笑告诉记者,除了寝室里一位同学的保险箱里放着笔记本电脑之外,其余三人的箱子里都是空的,"先放着,东西慢慢往里填嘛。 "
  以后买了笔记本电脑,保险箱开开关关不会觉得麻烦吗?记者问起这个,笑笑说,那也正是当初决定租保险箱另一个理由,"因为开关麻烦,就可以提醒和控制自己不能沉溺在电脑上,沉迷于网络啦。 "
  数码"三大件"必不可少
  有了保险箱,自然不能让里面一直空着,说到底,这是拿来装各种值钱玩意儿的,数码产品自然是其中的主角。
  笑笑告诉记者,如今校园里每个学生几乎都要有数码"三大件":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当然,装备更齐全的还会加上PSP、MP4甚至是小DV。
  "我们专业有摄影课,老师一定让买相机。其他课程很多作业都是直接电脑上弄完发E-mail给老师,不买不行啊。 "开学一周之后,笑笑发现,这些数码产品还真不是为了攀比和炫耀,的确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现在寝室里只有一个上海同学有电脑,大家做作业都要跟她借。平时闲着也是四个人挤在一台笔记本面前看片子、看电子书,太不方便了。 "
  笑笑说,爸爸妈妈已经把买电脑、相机的钱打到了卡上,"十一"的时候自己就要去把这些"大件"都置办齐了。
  上外新生Peter和笑笑经历差不多。他以全省文科状元的成绩考进了这所学校,在老家可是风光了一把。 "李宁的运动服是考进前就说好的奖励,后来还收到了英雄钢笔和好易通。 "
  可到了上海,他却傻了眼,大家穿的都是耐克、阿迪,钢笔早就没人用了,绝大部分作业都用电脑完成,平时也没什么人背单词、读课文,他的消费观似乎有些动摇了。
  Peter的上海同学Jordan,除了手机、电脑、数码相机之外,最近又背着父母给自己添置了台PSP,"有钱嘛就要花在刀刃上,学校生活这么无聊,没有PSP哪能行? "
  偷偷买了不能正大光明地跟爹妈交代,Jordan只能说是跟同学借的。平日只能咬牙省钱,不喝可乐不吃肉,等回家了抓紧"恶补"。
  晒账单:一月花销近万元
  伙食费:200元;寝具费:390元;手机话费:50元;日用杂物:300元;交通费:23元;保险费:360元/4年;保险箱租赁费:260元/4年;收音机:40元;学校运动服:80元;与同学在外面AA制吃两次饭:80元;社团费(广告):20元;水果:4元。
  月半结账,笑笑发现,扣除学费、住宿费、书费六七千元,自己不知不觉已经花去了1807元。
  "这可才过去15天,我也没买什么呀! "笑笑心里觉得有点慌,"以前在老家念中学,每个月也就花掉三四百。来上海之后不知怎么的,刚从银行卡上拿了钱,不知不觉就没了。 "
  日用零花不算,本月底等待笑笑的还有几项大开支:笔记本电脑:5000-8000元,数码相机:2000-3000元;自行车:338元。除了这些,衣服总还要买几身,一算至少又要三四百元……
  "这样加起来,恐怕要1万多块钱吧。 "算了半天,笑笑不禁摇了摇头,从小到大,她可从来没这么花钱如流水过,"不过想想,开学第一个月总会多一些,以后慢慢应该会少的。 "
  别嫌外地同学花销大,上海本地的学生开销也不少。虽说电脑、手机、相机之类的数码产品爸妈都给备齐了,可每月一二千的零用钱照样不够花。
  上外的男生小縢一月开销1000多元,一半用来吃饭,另一半每天买买饮料、体育杂志、影碟游戏,不知不觉就没了;同学JOJO每月买各类时尚杂志就花去一二百元,再加上疯狂网购,爸妈一月2000元的生活费半月就花得差不多了。
  钱花哪儿去了?大家都答不上来,只是"这点钱肯定不够。 "
  "60后"、"70后"、"80后"自述:
  大学时代我这么花钱!
  "60后":60元玩遍浙江省
  1962年出生的李老师于1982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学费全免,每月还有19.5元的助学金,食堂里包子5分钱一个,荤菜1角5分,看场电影5分,学校的生活补贴就能满足生活开销。
  对李老师来说,最奢侈的消费就是旅行。 "记得是大一那年暑假,我用60元钱就把整个浙江所有的知名景点全部逛完了,什么浙江天台山、宁波、杭州、绍兴等地方我都去过了,当时住的最贵的旅店是1.2元/天,0.5元、0.8元的也有,现在想来那时候真是便宜啊。 "李老师说。
  "70后":开销都在读书上
  中国美术学院动画系的韩老师是1994年进入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他当年的消费是每月1000多元。
  "1000多元在当时算是高消费,但我有一半以上的钱都是花在专业上,主要是买布、买材料、装订、买特种纸,每个课作业光是装裱就需要很多钱。生活比较辛苦。吃饭都只能在食堂吃,每天两餐,一餐是6块左右。到了三年级以后,因为要在校外租房子,又多了200元的房租费,所以我在外面做兼职,每个月可以挣到1500元,到这个时候手头才比较宽裕一些。 "
  "80后":节流与开源并重
  1984年出生的严小姐从同济大学毕业2年多了,但如今她还保留着大学4年的记账本:每月生活费500元,200元充进饭卡,100元充进交通卡,剩下的零花。
  "大一大二时这点生活费还有节余。每年拿到的奖学金就当成储备,买衣服鞋子或数码产品时用。 "严小姐说,省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从大一暑假起,她每年假期就会去实习,"一般日薪100元左右,扣除基本开销,暑假两个月能存下2000多元、寒假也有1000多元,再加上奖学金,每年有5000元收入,分摊到每个月等于多了400元零花钱,又增加了社会经验,一举二得。 "
  解构"90后"新生消费习惯
  "超支"居关键词之首

  在家被爸妈宠爱着,在高中被老师管着,即使进了大学必须自己打理生活中的一切开销,"90后"的孩子们对于钱似乎还是没有什么概念。开学第一个月结束,记者调查发现,超支几乎是"90后"大一新生排名第一的消费关键词。
  "90后"新生每月到底多少生活费才够?他们把钱都花在了哪里?
  关键词一:超支表现:一月多花整4倍
  开学一个月,在记者的调查中,超支似乎是所有"90后"新生们不可避免的一次消费考验,少则一二百,多则一二千。
  大一新生小储来自安徽,父母每月给1000元生活费,可开学一个月她就花费了将近4000元,超支整4倍。
  "买衣服大概用了1000多元,都是二三百元一件的,买的时候还打折呢,不觉得贵啊。再说,开学过来总要买些日常用品,要准备'十一'回家送给家人的礼品,加在一起嘛就有点败家了。 "小储说。
  来自山东的小吴在上海生活绝不亏待自己,在食堂一餐吃个六七元小意思,时而还跟朋友去校外小饭店"FB"一下。
  除了吃上大方,两周的时间她已经跟新同学逛过三次附近的巴黎春天和沃尔玛了。月中一查银行卡,父母给的本月生活费只剩下了几十块零头。于是,她不得不打起了勤工俭学的主意。
  关键词二:恩格尔系数表现:"吃"掉一半生活费
  CPI的高涨自然也影响到了高校的学生们。学校食堂一餐五六元只能吃上素菜和小荤,而要达到吃饱吃好的水平,八块十块是肯定的。于是,在衡量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比重的恩格尔系数面前,大一新生们成了刚够上温饱的"穷人"。
  "在学校的开销里,我属于恩格尔系数比较高的人,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在食堂解决吃饭问题,但是一餐的消费大约在七到八元左右,一天下来也要二三十元呢。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滕同学笑着说,他"模子"大,饭量也大,算下来一个月吃饭要花四五百元,几乎是零花钱的一半。
  在食堂吃毕竟便宜些,可不少同学时不时还要上校外的小饭店去"FB"一下。学校附近的饭店老板们总是最喜欢一年之中的两个时间段:一是刚开学的时候,一是奖学金发下来的时候。因为,这两个时候学生手里都有钱。
  华中师范大学的小王告诉记者,他周围的男同学们特别爱聚会吃饭,甚至是周末一小聚,过节一大聚,费用大家一般平摊,一个月下来光在校外吃饭就要花掉300多元。这可又是笔额外增加恩格尔系数的开销了。
  关键词三:数码化表现:网上交作业手机看小说
  去书店买书看,用稿纸手写作业,别以为现在的大一新生们还这么老土,他们的生活可完全进入了数码化时代。
  华师大传播学院的小卢第一天上课就发现,自己恐怕要买一堆数码产品,"摄影课要用数码相机拍作品、其他课的老师大多要我们把作业直接E-mail给他们,没电脑也不行。 "而课余时间,寝室几个没电脑的女孩子总是围着有电脑的同学桌边,一起看片子、看电子书。
  上海学生小彦今年考上了重庆某大学,学校地处郊区,周围没有大型商业区,娱乐场所也屈指可数,学校又不让大一新生带电脑,百无聊赖的小彦便开始重拾高中时代的爱好--手机上网看小说。
  手机上网费用不小,孤身一人在外地的小彦精打细算起了手机费。
  "以前不用套餐,光上网看小说就要一百多块钱。我这个月已经办了GPRS15元50M流量的套餐,一个月能下载十多部小说,肯定够看,上QQ浏览网站也都算进去了。 "
  关键词四:网购表现:网上驳样杂志大牌
  网购是一种时尚,新生们也不例外。
  "考进大学么就是大人了呀,不能再穿高中时幼稚的衣服,女大学生要知性起来。 "
  上外大一新生Jojo的书架上摆着一列时尚杂志:Mina、Vivi、Vogue之类,从6月刊至今一期不拉。杂志上的大牌动则千儿八百,"败"起来实在吃不消,于是网购就成了Jojo的首选。开学的这一个月,自然也成了快递"川流不息"的一个月。
  Jojo说,爸妈每月给自己2000元生活费,网上买买衣服、裙子、帽子、化妆品,一下子就没了,于是她也为自己的生活发起了愁,"要么把以前的二手衣服卖掉换点现金?"
  Jojo的网购清单(单位:元)
  棉制泡泡袖内搭白T恤38.00日本INGNI格仔挂脖吊带裙68.00OLIVE desOLIVE手钩花边木扣黑白格子宽松小吊带29.00口袋灯笼裤38.00全棉背带裙55.00雪纺田园小玫瑰裙40.00立体玫瑰机绣宽松娃娃裙衣38.00米娜风荷叶裙边木制扣格子衬衫55.00平口刺绣民俗风造型上衣58.00无敌百搭条纹系列长款围巾33.00查明一猫睫毛膏7.90总计459.90
  关键词五:信用卡表现:"刷"到每天吃泡面
  才一开学,各大高校食堂门口都支起了易拉宝、摆起了简易桌,不用看都知道,办学生信用卡的。大一新生也能办?在华师大食堂门口,招商银行某摆摊的工作人员肯定地告诉记者:"能办,额度和其他学生一样,3000元。 "
  准备好学生证、身份证复印件,坐下填一张申请表格,过不了几天,信用卡就寄到了"90后"新生们手里,办卡的同时还能拿到一个乐扣的杯子或迪斯尼饭盒的礼品。
  "牙膏、牙刷、香皂……"大一新生小徐在校内的教育超市一一数着自己挑出的生活用品,然后潇洒地从钱包中抽出一张卡,"阿姨,这里可以刷卡吗?信用卡。 "
  收银员阿姨一脸诧异:"搞什么搞。我们这里只能用校园卡,没有POS机的。 "
  小徐一进校就办了信用卡,自从拿到信用卡,他就爱上了刷卡的感觉,"又方便又安全,就像买东西不花钱一样。 "
  当然,"方便"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只有在一些大型商场、KTV或者好一点的餐厅才有刷卡机。于是,小徐所谓的刷卡消费,便成了买贵衣服、吃大餐之类的高消费。
  可还没等收到邮寄的账单,E-mail里的电子账单已经令小徐倒吸了一口冷气,"这次真是刷出了超支新纪录了。 "剩下的日子,为了还上欠款,小徐不得不打算吃上几个星期馒头或泡面了。
  关键词六:随性表现:拒白水、必打的、恋手机
  想买就买,只问喜欢与否,从不考虑价格,大多数的新生从不记账,更没有消费计划。别问什么理财之类的话题,知道自己钱包里有多少现金吗?不少孩子都答不上来,对他们来说,花钱嘛,随性就好。
  "我从来不喝学校的水,只喝饮料,每天换个种类尝尝。 "震旦学院大一新生胡同学告诉记者说,班里的同学几乎都是这样,"我们班上完课清洁工都可以回收一大袋空瓶子呢! "
  而在华师大张同学的寝室,每个人的桌上都摆着几个空的饮料瓶。 "学校打的水喝不惯,有股味道。 "小张说,班里有些男生图方便,索性买一箱500ml装的瓶装水放在寝室里。除了喝水,某些奢侈的新生已经开始把校园交通工具从自行车升级成了出租车,复旦大学网络学院的卢同学就是其中之一。
  "每次中午吃东西是最困难的,由于刚进学校饭卡也没发,吃饭都要去别的校区,我们几个学生会一起选择打'的',一来一去也就5元左右吧,其实这点钱少吃一根冷饮就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小卢说。
  至于校园201电话卡,在许多大一新生那里则成了新鲜玩意儿。不少新生寝室至今都没买电话机,无论市话长途一律手机解决。于是,一个月下来,手机费少则七八十,多则一二百。而问起为啥不买张长途电话卡用座机打,孩子们一脸茫然:"还有这个卡?怎么用? "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