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专家三大建议:配置"纯债基"作为过渡性投资品种,配置比例约1/3;债基"新"不如"旧";"纯种"债基优于"混血"

这只鸡不卖给大款。

在降息不可逆转的时代,在资本市场狂泻不止的岁月,国债、债基等债类理财品种大放异彩,对投资者的诱惑倍增。
各大小银行本周再度涌来抢购债类和债基及泛债理财产品的投资者:200亿凭证式国债周一半小时售罄;富国天丰债基一经面市便"遭遇"了投资人的抢购;更多的投资者涌入债基申购潮,甚至加盟热卖的银行和券商的泛债类理财产品。
但是,多家银行理财师却婉拒前往申购债基的大额投资者,因为多家基金公司宣布暂停债基大额申购。难道基金公司因看空债券市场而不愿再承受投资压力?购买债基"喜新"还是"厌旧"?债基"纯种"和"混血"的哪个更优?泛债理财产品如何选择?
债基大额申购受限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投资走出了一波牛市行情,国债指数10月17日达到118.54点的5年历史新高。随着9月中旬和10月初央行两次下调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重仓中长期债券的债券基金也取得了超过6%的阶段收益率。高收益的诱惑使债券类产品近期被抢购:周一200亿凭证式国债半小时内被抢空;富国天丰债基卖了3天便达到规模上限,要实施比例配售;老债基和货币市场基金也被大量申购,个别近期增长规模达25%.
然而,与市场购买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金公司频频限售债基。周二,易方达宣布旗下2只债基暂停大额申购,这已经是10月份以来第5只限制大额申购的债基了。此举令投资者联想到股票型基金由于看空市场而采取暂停申购的做法,债基的限购是否也基于同样的原因呢?
据易方达基金公司人士解释,限制大额申购并非看空债市,而是近期债市的大涨以及债基的良好收益吸引了大量资金,使易方达两个债基的规模迅速扩大。"大额资金此时进入可能会摊薄现有基金持有人的收益,也可能会造成基金收益率的波动,因此,进行适当的规模控制是有必要的。"该人士对记者表示。
"摊薄收益是一方面,基金公司更担心的是大额资金撤出时造成的流动性风险。"北京一家基金公司的债券基金经理对记者称。由于债券市场的容量有限,大笔资金进来后,基金公司需要一定的建仓时间,同样,在退出债券市场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当大额资金赎回时,基金经理没有足够的现金就得被迫卖掉手上的债券,这就有可能要承担亏损的风险。"此前就有货币基金栽在这上面,而债市最近这么火,基金公司不得不限制机构的套利资金。"该基金经理对记者说。
债市短期或已透支
虽然基金限制债基的大额申购并非因为看空债市,但本周债市在利好消息出台后不涨反跌,不少债券基金经理认为短期债市有回调压力,并建议投资者不要入债市作短期投机。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前三季统计数据,CPI及GDP增长双双放缓,预示着政府将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以拉动经济增长。这对债市来说本来是利好,但市场当天却大幅回调:企业债回调达0.78%,是今年1月9日跌0.99%之后的最大跌幅;国债指数报收118.23点,跌0.07%.大部分债券型基金的净值也受到拖累,当日最大跌幅达0.28%.
"本周债市的回调是由于前期涨得太猛,部分资金获利回吐。"上述提到的债券基金经理坦承。他担心,大规模资金涌入债券市场,导致债券价格上涨太快,可能会使债券市场陷入大宗商品今年迅速转熊一样的处境。
9月16日的降息以及外围市场恶化,使大量资金流入债市。债市的交易量在9月出现高峰。债券交易价格也一路攀升,国债指数9月16日至10月17日短短一个月涨幅高达2.85%,企业债涨幅更是达到了7.6%.该基金经理称,债券市场短期面临技术性调整的压力,同时资金回流股市的风险也不可不防。
"尽管目前对未来经济下行的预期没有改变,但债市近期涨幅明显过大,甚至已经透支了两到三次降息利好的空间。"天治稳健双盈债券基金拟任基金经理贺云建议,投资者在近期宜稳健为主,不宜过分追涨,特别是注意信用债回调风险。
长期债市仍被看好
但对长期债市的走向,大部分分析人士都持乐观态度。国泰货币基金经理翁锡赟认为,债券市场内短期债看利率和资金面的表现,而长期债的价格走向主要看通胀水平,目前前者存在不确定因素,但后者明显偏乐观。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私人银行部理财师卢昕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长线的降息周期,且股市不振,因此,决定债券市场的主要因素---资金和利率都比较乐观。
翁锡赟指出,债市的基本面仍然没有发生变化。首先是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于下降通道,未来一段时间内存款准备金率可能再度连续下降,市场资金面将趋于宽松。其次是人民币存贷款利率的降息周期已经形成,降息会使债市的收益率曲线相应下降,促使债市上涨。最后是目前股市持续走弱,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难以走强,因此股市和债市的翘板效应仍将促使债市上涨。
专题撰文:本报记者王晶晶
典型案例
潘先生今年9月份终于忍痛斩仓,带着亏损30%的累累伤痕脱离股海,并决定未来三年都不碰股票了。然而,拿着近50万元现金的潘先生又开始犯愁,如果一直存在银行,资金可能会因为存款利率低于通胀而缩水。在他看来,目前的选择只剩下债券了,于是将部分资金购买了一只货币市场基金和两只风格不同的债券基金。但近期债券市场的连串消息又令他不安,债券市场大涨之后迅速回调,本周一他的债券基金出现净值缩水的情况。而一些基金公司暂停了债券基金的大额申购,这令潘先生联想到此前股票型基金通过暂停申购的做法来减少投入股市的资金,以避免进一步亏损。债券型基金此举是否也是基于对债市不看好而拒绝新增资金呢?潘先生犹豫着是否该将债券基金卖掉,全部持有现金,做一个彻底的保守投资者。
目前,类似潘先生这样的人较多,他们为此纷纷求助于银行专业理财师。
不要把债券当股票炒!
警惕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不要把债券当股票炒!"多位理财师和债券分析师在接受采访时均发出这样的忠告。"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而债市的容量很小,导致收益率下降速度太快,债券价格的冲高回调是必然的。而债市短期涨跌受资金影响较大,很难把控,投资者最好不要入债市做短线。"广发银行广州分行个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债券类产品最好的短期获利时机已经过去,目前购买债券类产品不要抱过高的收益预期,应该基于长期投资理念,将其作为等待股市转暖的过渡性投资工具,配置比例建议1/3左右。
凭证式国债或定存:保守投资者的优选
风险因素:流动性较差
"降息周期来临已是大家的共识,保守的投资者可以考虑3年期凭证式国债。"建行的卢昕表示。本周一发行的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为5.53%,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5.13%,两者相差40个基点。而降息时国债与存款利率往往同幅下调,国债仍具较高吸引力。
虽然国债的流动性较差,但银行允许提前兑付国债,且利息是按整存整取利率靠档(持有国债时间超过2年未到3年提前兑付,按2年期整存整取利率计算利息),投资者只需要支付2‰的手续费,相比定期存款的收益要高。
对于近期凭证式国债发行非常火爆,往往一推出即被抢购一空,广发银行有关负责人建议,买不到国债的投资者可以用定期存款作为替代。今年上半年是买债券基金最好的时期,而目前进入的话,收益已经回落了一大截,债基的短期获利机会已经消失,不妨将其作为长期资产配置的工具。对于流动性要求不高的资金,投资者不妨考虑作三年期定期存款,而由于定存的流动性较差,建议投资者资金投入的比例为低风险资金数量的1/4到1/3.
银行债券类产品:浮动收益或保证收益
风险因素:浮动收益也有可能亏损
虽然债券型理财产品相对安全性更高,但并非稳赔不赚。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由于银行发行的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投资结构不对外发布,因此,投资者也要留意投资风险。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袁增霆对记者称,目前在售的同类产品中,有"浮动收益"和"保证收益"两类,而当中有部分是不保本的。
袁增霆表示,"浮动收益"型产品运作类似于债券型基金,真正能体现业绩的是二级市场上长期限债券的交易。由于长期国债利率较低,投资的主要获利点在于二级市场的买卖价差,而不是持有债券到期所得的利息。而二级市场即意味着债券现价存在波动,如果投资机构恰逢在债券高点买入,而在产品到期清仓时又正处于低位,投资就可能出现风险。
建行广东省分行一位不愿具名的理财师对记者称,目前银行债券类理财产品在运作中一般采用与信托公司合作的模式,投资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可流通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及央行票据。而投资机构风控的能力决定了产品的风险,一般而言,高收益债券类产品多数投资久期较长的债券,其风险也较高。由于此类产品的投资组合不对外披露,保守的投资者更稳妥的办法还是购买投资组合更透明的债券类基金。不过,银行推出的期限较短的如1年期债券类产品,其收益稳定风险相对较低,适合对流动性要求较高资金的投资。
债券型基金:纯债基金优于增强型债基
风险因素: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均要防近期债券型基金扎堆发行,对此,卢昕指出,如果债券基金的募集量持续乐观,债市短期内可能会获得资金的支撑,此时投资纯债基金要优于增强型债基。广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建议,投资者投资债基的出发点应该是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获利。"买债券型基金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等到市场转暖的时候可以转换为股票型基金。"该负责人建议采取过渡性投资的策略配置债基,占所有金融资产的比例不超过1/3.
"但是,债基并非没有风险。"卢昕提醒,"投资者需要对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有所防范。如果股市有转暖的迹象,债市的资金可能会大量抽离,债券型基金就会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卢昕建议投资者要时刻留意股市的动向。
今年公司债、企业债获得长足发展,其由于利率较高而受到市场追捧,也成为不少债基青睐的投资品种。但卢昕认为,公司债和企业债的信用风险未来将增大。
富兰克林国海强化收益债券基金经理刘怡敏指出,今年以来,无担保债券以其较高的利率受到市场追捧,其中D类和E类债券虽然利率较高,但是信用风险相应提升。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研究员何秀红指出,由于很多公司对银行授信或滚动发行债券的依赖性很强,近年扩展速度过快、负债率高的企业,很可能在2009年宏观环境变差的情况下出现资金链条断裂。这种风险与企业的主体评级并不完全相关,评级较高的企业也有可能出现资金链条断裂的风险。
"新""旧"选择:"新"不如"旧"
由于投资者无法了解债券基金在企业债选择上的风控能力,因此只能通过过往表现来挑选债券基金。卢昕建议投资者从2005-2007年的增长率排名中挑选出业绩稳定的债券型基金。"2005年债市表现突出,接下来两年股市起来了,债市相对低迷,综合三年的情况看,表现稳定的债券型基金在风险控制和投资能力方面都应该不错。"卢昕对记者说。
此外,卢昕认为老债基比新债基更具优势:"老债基可以分享到由于降息所带来的债券价格上涨的收益,新债基则没有;老债基在一些久期长的债券上成本较低,比新债基更有获利空间。"
在老基金的选择上,国金证券基金研究中心张剑辉建议,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可适当关注华夏债券、博时稳定价值、交银施罗德增利等相对侧重配置信用类债券并适当参与新股投资的纯债券型基金,普天收益、大成债券等注重流动性控制、操作稳健的纯债券型基金也可关注。
小词典
债券型基金的分类
根据投资范围不同,债券型基金可细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纯债基金,此类基金仅投资于债券,不参与权益(如股票)类品种;第二类被归纳为打新类,主要投资于债券,不参与股票二级市场,但是可以参与新股申购;第三类是偏债类,主要投资于债券,可以参与新股申购以及少量二级市场的股票投资。
信用债券的分类
信用债券可分五类:A类由央企发行、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B类非央企发行、由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C类由3A级央企发行但无担保。上述三类均属AAA级,信用风险很低,一般无需信用分析,可直接买入。D类非央企发行、有担保但非四大行或国开行担保;E类则是非央企发行且无担保。
推出股指期货丰富理财产品
由于缺乏避险工具,目前我国投资工具与理财产品趋向同质化,难以消化吸收散户资金。不过,股指期货推出后,专业机构能以此为基础设计更多个性化的理财产品,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
以信托形式发行的、包含股指期货在内的结构化产品理财,在国内尚属萌芽阶段,类似的理财产品在中国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比如,商品期货套利理财产品,在设计上主要体现低风险稳定收益以及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上,低风险稳定收益正是商品期货套利交易的特点。而银行推出挂钩股指期货的理财产品,也为一部分愿意追求较高回报、承担相对高风险的客户敞开了大门。
由于机构发行的现有投资品种收益水平高度同质化,包含了很大的系统性风险,使得基金与股票组合也不能避免这样的困境。一旦有了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未来的产品设计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达到差异化,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如利率期货、汇率期货与对应的期权等衍生品交易品种的不断增加,这种差异化会不断扩大。具体而言,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以往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暴露程度,只能通过将投资组合中分散到相关性较低的投资品种,或者将配置债券、股票与现金之间的比例进行调整。无论是多品种之间的分散还是多市场之间的分散,规避的都只是非系统风险。只有在投资组合中引入了金融衍生产品,才有了管理系统风险的工具,这样才能真正将投资组合中的风险量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