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保费缴完,三份新保单充实“空窗期”
查看完整版本:保费缴完,三份新保单充实“空窗期”
2008/10/26 10:58:35
  陆小姐10年前刚参加工作时为自己投保了一款增额终身人寿保险,年缴960元,现10年已缴满。目前除了每3年返还1000元之外,陆小姐感觉自己的保险基本处于"空窗期"。
  是续保还是换其他险种?具体又该投保什么样的产品呢?陆小姐希望保险专家能根据自己的财务情况,给自己制定一个全面的保障规划。
  家庭状况:陆小姐本人是一名教师,33岁,计划在35岁前结婚,目前仍与父母同住。她目前每月收入7000元左右,每月衣食住行花费约在2000元左右。银行中有定期存款3万元与活期存款1万元,澳币理财产品8000元。
  方案1
  备齐三张"责任保单"
  ◎方案提供:太平人寿 中国首席保险理财规划师 黄宜平
  保险分析
  陆小姐除了少量的终身寿险外,缺少最基本的风险保障,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责任保单:尚未成婚的陆小姐现阶段应当给父母准备一份"良心保单";同时从呵护自己的角度出发,通过"爱心保单"来化解自身的健康危机;此外,陆小姐已过而立之年,所以除了保障型产品外,养老保险也要列入议事日程,运用"安心保单"来应对养老危机。
  陆小姐原先购买的保险缴费期已经结束,除了保额不足之外,没有了缴费压力,且已开始享受保单带来的利益,可作保留处理,无需作任何更换或调整。
  投保窍门
  "良心保单":意外险和定期寿险属于消费型产品,特点是投入较低的保费就可以获得较高的保额,保险责任涵盖了身故和意外残疾保障,这对未婚的陆小姐来说是一份理所当然的保险。父母将子女培养成人,付出了无数的艰辛,假如子女发生什么不测,也能给老人留下一笔财富让他们安度晚年。
  "爱心保单":现代社会,女性疾病已经成为都市女性的一大困扰,许多重大妇科疾病已呈现出发病率提高、发病时间提前的趋势。女性独特的生理时期--未来的怀孕期、育儿期、更年期还带来特殊的健康风险。所以,女性所具有的独特生理功能决定了女性在罹患重疾方面的几率要大于男性。由此,陆小姐应该及时购买重大疾病保险和女性疾病保险,用商业保险来化解可能出现的、昂贵的医疗费用压力。
  "安心保单":由于女性的生命周期普遍长于男性5至8年,考虑到结婚时女性普遍比男性年轻两三岁左右,而女性退休又要比男性早5年,从以往的资料来看,女性丧偶的几率是男性的4倍,这意味着女性在晚年往往有将近10年的孤身期,女性在养老方面有更多的风险。陆小姐已经33岁了,如果此时还不为自己储备养老金,将会错过最佳的投保时机,建议做好这方面的积累。
  此外,保额的确定和保费的支出,可以按照"双十原则"来施行,也就是说陆小姐的保额为7000元×12月×10年=84万元左右,保费支出为7000元×12月×10%=8400元左右。
  方案2
  保障规划因时制宜
  ◎方案提供:恒安标准人寿 理财规划师 田文锋
  教师行业自身的特点包括:收入相对稳定,待遇也比较高,学校一般都是事业编制,社保、养老、医疗等保障比较完备。但教师本身又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培训等),升学压力、升职压力都较大,职业病也一直困扰整个行业,很多工作都要在8小时工作之外完成。亚健康比例非常高(属颈椎、腰椎、胃病、呼吸道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肩周炎等高发人群)。另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繁忙,也无暇顾及太多保障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资产增值保值。所以,教师可考虑在重大疾病保障、意外险、医疗补充保险及养老金等方面适量地做一些规划和补充完善。
  从陆小姐情况分析,陆小姐非常注重保障,从10年前(年仅23岁)就投保了终身寿险,而且日常消费也非常节约,又没有负债,从而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财务规划。陆小姐也非常注重各方面投资,分别从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外币等方面进行理财投资,从目前的投资结构上可以看出陆小姐的投资性格以保本稳步赢利为主,属于相对保守型投资者。
  从理财规划的完整性、长远性角度分析,陆小姐目前规划中的问题是:
  1.健康保障、意外保障、医疗补充不足。
  2.安全投资可以换一种同样安全的方式,取得更大的投资回报。
  3.从年龄考虑,需补充一部分养老金,早投资,多受益。
  陆小姐可补充医疗、意外保障,与现有的终身寿险共同架构起完善的保障体系。购买两全保险,附加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保额20万元,保障25种重大疾病,并补充意外伤害保险10万元,附加住院医疗保险、住院收入保障保险、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解决一旦因疾病及意外伤害带来的家庭财务风险及补充社保医疗报销费用。年缴保费5000元左右,不会给生活带来压力。
  除保障型产品外,陆小姐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完善理财结构:
  1.活期存款1万元(目前活期存款年利息0.72%),可考虑投资货币市场基金(年利率3%~4%左右)。
  2.定期存款3万元(利息回报较低),可考虑到期后投资相对收益更高的债券型基金。
  3.养老金的准备方面,可考虑购买投资连结型保险产品,若希望选择更加稳健的投资方式,可考虑购买年金型分红类保险产品,根据需要每月投资1000-2000元,补充退休后的养老费用。
  个人财务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在个人的财务状况、家庭状况、身体状况等发生变化时,做适度的调整。建议陆小姐结婚后,家庭责任发生变动时,再重新审视自身的财务规划。尽早做好全面的财务规划,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保驾护航。
  方案3
  充分利用保险投资
  ◎方案提供:海尔纽约人寿 分处经理 杨慧杰
  陆小姐目前职业是教师且已工作10年,因此源于职业的福利(如医疗、住院、养老保障)是相对健全且较稳定的。根据她个人的收支情况可以计算出其每月可积存的现金有5000元左右,每年能攒下5万元至6万元左右。通过陆小姐给出的资料我们了解到她有着稳定的收入及存款,也有分散投资和保险的意识,但对于规避自身风险、投资周期性以及合理分散投资风险的能力还有所欠缺。
  我们给予陆小姐以下建议:
  1.通过高额定期寿险来规避自身风险,给家人保障。
  陆小姐33岁,离退休还有27年的时间,在这27年中自身随时存在不可避免的风险因素。因此以目前她的年收入为参照,陆小姐的定期寿险的保额在30万元以上(如遇意外风险更可获得高达50万元以上),保障期限至60岁。在人生最重要的27年,用这份保险保障自身的身故及全残。
  2.通过医疗保险来降低自身医疗费用的风险,让自己万一不幸患病时能有更充裕的费用用于疾病的治疗,也能获得家人更安心周全的照料。
  作为教师的陆小姐有不错的社保保障,但社保有着广覆盖和低保障两个特点,倘若一旦患病所获得的也只是一些最基本的医疗费用的补偿,无法享受到一些效果好、周期短的治疗手段及药物。因此用终身的重大疾病保险弥补这一风险,依据陆小姐的收入、年龄及目前市场的医疗费用的标准,建议保额在15万元左右,保障期限为终身。
  另外,还可以添加一些费用低廉但保障较高的意外伤害及住院补贴性保险,用于补偿社保范围以外的医疗费用。
  3.利用保险公司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类产品,降低投资的风险,合理安排投资周期。
  陆小姐每年应该会有5万至6万元的存款,如何合理地利用这笔钱做一定的投资来获得她所希望的回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建议陆小姐通过保险公司的一些低风险、高回报的稳定性投资产品来解决其中长期投资收益稳定的问题,利用保险公司投资灵活、回报稳健、复利积存、随时存取的特点,使辛苦攒下的收入能发挥其最大的投资价值,也能更大程度地将投资风险转嫁于保险公司,真正做到"轻轻松松钱生钱,随时随地取闲钱"。
  保险计划
  产品名称  保额 保障期 月均保费  
  安馨定期寿险     30万 30年 111元 
  健康卫士重大疾病保险 15万 终身 364元 
  无忧宝意外伤害保险 10万 1年 22元 
  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4000元 1年 5元 
  每日住院补贴医疗保险 100元 1年 15元 
  住院费用医疗保险 10000元 1年 28元 
  财溢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 10万 终身 800元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