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点犹如一张窗户纸,在昨日被轻易捅破。而透过这层纸,投资者似乎仍很难看到投资机会在哪里,所要面对的更多是市场信心的迷失。
在股指突破6000点以后一直看空市场的太平洋证券研发中心总经理郭士英就认为,既然已经跌破了4000点,那么还应该有向下空间。
在相关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抛出之前,郭士英虽然看空,但认为不会跌破4000点,而如今,他认为,市场仍面临着信用与信心缺失的风险。
郭士英认为,之前股指下挫的原因是由于市场将蓝筹股炒得太高,使其出现了很大的泡沫,后来恢复正常水平后,新一轮的美国次级债危机主要在心理层面上给A股市场投资者造成了恐慌。而近期,巨额的再融资压力以及高额的印花税成为市场最为关注的利空因素。
不过,郭士英同时认为,从技术上来看,3700点至3800点之间应该是相对底部了。如果到了这个点位以下,无论基本面出现了什么情况,对于较大的机构投资者来讲,都将是一个较好的战略建仓机会,因为在宏观面经济持续增长的支持下,上市公司业绩也有持续增长,而强大的财政基础及外汇储备也将支撑中国摆脱通胀压力。
如果出现建仓机会,受益于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行业将值得投资,包括受益于物价上涨的上游行业,如煤炭、农业等。
昨日,虽然股指收盘继续大幅下跌近百点,但煤炭板块已经整体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几乎全线飘红。但农业板块则表现不佳,仍被一片绿色笼罩。
中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程伟庆也指出,股指已经跌去了近三分之一,估值相对也已经趋于合理了。但核心问题是这轮下跌与以往单纯由事件导致的下跌不同,股市的运行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以前的市场是在高增长、低通胀下运行,而目前,CPI将维持高位,而经济增长速度似乎有放缓趋势。
由于这种变化是否已经完全反映出来还很难判断,因此近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会随时出现反弹机会,但由于反弹高度很难把握,也增加了操作上的难度。
当然,如果类似于下调交易印花税的政策出台,也可能导致股指短期出现暴涨,程伟庆认为。但很可能如“530”暴跌一样,这种事件性的因素对市场的影响可能也会是暂时的。
国都证券张翔在市场跌破4000点之前所做的一份研究报告就认为,一季度业绩低于预期的可能性非常大。投资者需要从一季报中观察各项负面因素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具体影响。如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上涨如何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出口型企业的业绩增速是否出现明显下滑,宏观紧缩政策对银行地产等行业的冲击有多大。
而在这些相关数据明朗之前,投资者必然倾向于以持有现金为主。即使基于旧有业绩预测得到的动态市盈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也难引起投资者兴趣。(任亮)
如何操作才能止跌为赢 "割肉"不如"死守"
短暂回暖后,银行系QDII最近又全线下跌,部分产品净值再创新低。此背景下应如何操作,才能止跌为赢?昨天沪上多位理财专家把脉,认为QDII集中布局的港股市场,年中有望回暖,目前不宜割肉离场,而“死守”等待港股反弹,获利机会更大。
利空不断银行系QDII难幸免
最近,银行、基金系QDII净值回升没几日,在美国一系列糟糕的经济数据公布后,再度回归疲软,产品净值几乎全线下挫,部分QDII再创新低。去年10月后上市的QDII,由于介入点位高,除一些切合投资热点的农业类基金外,多数处于负收益状态。
查阅银行网站披露的QDII净值,发现部分产品经过一轮强劲反弹后,最近又急速下跌。某国有银行于去年10月成立的“亚洲创富精选”QDII,截至3月初公布的赎回净值,已比初始净值下跌了约20%;同样截至上周末,某股份制银行推出的与票据挂钩的基金产品净值,较初始价跌了约22%。此外基金系QDII下挫程度更深,就连新近出海的QDII也未能幸免,部分产品已跌破面值。
这轮QDII急挫,与美国经济表现趋恶化有直接关系。美国新近公布的2月非农就业指数远差于预期,创5年来最大降幅,采购经理人指数同期也大幅下滑,这两个被视为美国经济“风向标”的指数表现糟糕,传递出美国经济衰退日益明显的信号。
基本面好港股年中或迎反弹
在此背景下,持有银行系QDII的应如何操作?局外人可否介入?
美国经济确不容乐观,但无论银行系还是基金系QDII,资金投向仍主要集中在香港,美股下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再牛的基金经理也难抗拒。但香港市场尽管与美国联动性强,但近期同步下跌,内在因素却不同。同样下跌,美股反映了经济前景看淡对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跌得有理。而港股有大量内地国企,其优质的基本面并未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仍将给这些股票带来良好成长。这时的系统性风险,可能带来的就是投资机会。
近期内地A股连续下挫,与股票估值过高有关。而香港市场毕竟更有效率,股价基本反映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目前多数投资者认可,“如果非要买股票,不如投资港股。”因此长期看,港股仍具有投资价值,且更有理由率先走出阴霾。
尽管眼下港股仍“阴晴不定”,但“借道QDII抄底港股”的说法已渐起。乐观者认为,港股大盘股近期陆续公布业绩,不少均胜过市场预期,这将支撑港股走强;另外,香港上月颁布了一系列藏富于民的措施,也将进一步刺激居民对投资、消费的信心。
银行理财专家认为,今年仍可关注投资于亚太地区的QDII,该地区经济增长前景仍被看好。尤其是香港市场的基本面优异,目前的下跌,很大程度受美国次贷危机心理影响。一旦美国经济年中显露复苏迹象,港股将率先反弹。
专家还建议,目前已持有QDII的投资者,不应折本离场;尚未介入的投资者可暂时观望,待港股稳定后择机杀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