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最新的数据显示,基金持股市值目前占整个股市流通市值的15%,占总市值的5%,而一年前这两个数字则分别为30%和10%。也就是说,一年的时间里,基金持股所占整个市场的比重下降了一半,那么这个变化应该作何解释呢?
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这一重大变化。其一,由于一年前股指处于高位,投资者投资热情相对高涨,基民投入基金的资金相对较多,随着一年来股指的下跌,基民赎回的资金超过了新申购的资金,从而基金持股市值出现相对下降,这是基金占比下降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基金持股表现欠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一年中,由于基金持股跌幅相对较大,其中明星股中国船舶股价跌幅近90%,这就导致了基金持股市值的缩水率超过了整个股指的缩水水平,从而也降低了基金持股占比。
第三个原因就是基金的主动减仓,由于对股市未来走势的不确定,基金降低持股仓位以便应对"冬天"成为了最为保守的选择,这也导致基金持股市值的下降。
那么,对于这一变化,投资者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很明显,基金的大量发展并没能起到稳定股市的作用,相反却形成了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效果;基金也没有起到价值发现功能,基金的操作雷同,依靠资金实力维护重仓股股价,种种操作手法较之以往的庄股尚显不足,更不用说和巴菲特、索罗斯相比较。
可以做这么一个假设,在6000点上方,如果管理层允许基金做融资操作,绝大多数的基金都会融入资金继续推高自己的重仓股,而在目前的点位,如果管理层同意基金把仓位降至零,那么会有很多基金继续减仓,以致股指还会有进一步的下跌。所以说,基金投资并不一定能够起到专家理财的效果,很多高水平的散户,其水准可能也比绝大多数基金经理高。投资者并不宜盲目宠信专家理财,也许自己打理自己的投资才是上上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