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sn110
2008/10/22 16:12:04
作为理财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者在过去5年里对于理财的态度、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怀疑到逐渐接受,从略带盲目到趋于理性,经历了牛市的赚钱效应和熊市的痛苦煎熬后,投资者开始走向成熟。本篇,我们借助与投资者接触最多的理财师的眼睛,来透视投资者5年来经历的变化。
炒汇并非仅财务董事个人违规操作,荣智健女儿荣明方也被牵扯其中…
A理财五年 回归理性
在国际上,理财业务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2004年,中国光大银行向银监会申请在国内第一家开办理财业务,时任银监会主席、现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的唐双宁正好在银监会负责这项工作,经过多方研究,最终确定了"理财"这一名称。
从2004年至今,理财市场在不断接受着洗礼。
2004年2月,当光大银行在国内推出第一款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时候,人们对待它的态度就像对待其他所有新生事物一样,也是经过了从怀疑到接受的过程。
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让大家改变了"有钱只存款"的旧观念,开始为自己的金融资产寻求更加多样的投资渠道。2004年以来,人们开始逐渐接触并接受了"理财产品"。随着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越来越丰富、质量越来越高,更多的居民正在以日益理性的多渠道观念主导着自家的投资理财生活。资本市场百年难遇的牛气冲天也让投资者们乐开了怀,纷纷将资产投入到各个领域中,以期获取更大收益。
然而,投资者的道路走得并不平坦,盲目跟风、忘记风险、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情形比比皆是,分担资金投资渠道,也是经历了长期摸索后获得的感悟。
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的大牛市之后,2008年,对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是教训惨痛的一年。从年初开始,国内多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甚至负收益,有些人对理财产品这一形式从本身提出了质疑。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中国资本市场不可能游离于金融危机之外而独善其身,理财产品毕竟也是一种投资,风险与收益呈正比这一规律在理财市场上也同样适用。
经历了这场洗礼,市民投资目的更加明确,投资行为更加理性,更倾向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方式,不再盲目跟风。在选择理财产品或理财渠道的同时也更关注潜在风险。
当我们回归理性思考的时候,不禁要问理财究竟是什么?细究起来,方才发现理财讲究的是资产配置和长期投资。"理财",这里的"理"可以当形容词理解,意为理性地管理财务,不但要管理,还要有理性,理性地防范风险。
2008年的秋天我们期待整个中国市场播种下更多的理性理财观念,收获价值。
B经历过后 投资者走向成熟
5年前,银行理财开始在宁波萌芽,也是从那个时候起,甬城百姓逐步意识到,银行已不再是办理简单存取款的地方,在那儿,可以买开放式基金,可以买保险,也可以买琳琅满目的本外币理财产品。之后一两年,各家银行陆续成立理财中心,而里面的工作人员---理财经理,作为一个银行的新兴岗位,也被迅速推上前台。
作为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的第一批理财经理,我也是从那时起,开始从事理财工作,开始大范围接触形形色色的银行VIP客户。
起初,我们银行的个人客户,绝大多数是存款客户。由于理财产品较为简单,只要精心搭配储蓄品种,再提供办业务的便利,就能使客户感到满意。但最近这5年来,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空前提高,股市、汇市、金市、楼市等的跌宕起伏,再加上和同业的激烈竞争,我们的客户越来越成熟。有位老大妈,那时就知道存款和国债,可现在,她集储户、股民、基民、汇民、房东等种种身份于一身,说起金融工具来,是滔滔不绝,头头是道。客户水平的提高,"迫使"我们理财师的知识结构也要水涨船高,这样才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现阶段,资本市场不景气,许多客户的财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缩水,在这全球同此凉热的艰难时刻,我不断地安慰客户,以求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因市场波动而产生的焦虑和不安。可没有想到,居然有客户来安慰我。一位老年客户,买了100万基金只剩下一半了,前些天来到我办公室,我询问他的健康状况。他话锋一转,回忆起年轻时在朝鲜战场的经历……从战场上下来后,他对什么都想得很开,生活也过得很快乐。"这100万资金,就当借给好朋友了,短则两三年,长则五六年,这位朋友会把钱还给我的,而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把身体养好,健康地等待朋友还钱的那一天。"
C理财意识在牛熊交替中普及
从五年前到现在,个人理财的意识及需求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投资者逐渐分层,不同层次的投资者在理财意识、理财思维方式和理财习惯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大,所以现在银行在产品的推广过程中,已经逐步向差别化服务、针对性营销等方面拓展,以适应时代的新要求。
从2005年开始的这一轮牛市使投资者的理财热情一下高涨起来,但是理财的观念带有明显的情绪性和主观性,2007年,一些投资者觉得30%的收益率是正常的,更有甚者觉得一年有50%的收益也是正常的,当时同他们谈风险,没有多少人会在意。作为理财师,当时一旦向客户推荐购买债券型基金做资产配置,客户还会认为这是让他们失去了赚钱的机会,因为看着股票型基金不断攀升的净值,债券型基金相比之下收益显得实在太少了。
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股市连续暴跌不止之时,投资市场更加变幻莫测。在众多疲弱的市场中,债市"一枝独秀",众多投资者此时也看到了债市的投资良机,希望能够从中获得较好的理财收益。在最近一次上海证券报发布的"债市红火,你更倾向投资哪一类"的调查中,有85.82%的被调查者表示近期有投资债券市场的意向。而在众多债券投资品种中,债券基金以57.09%的占比高居榜首,最受投资者青睐,其次是国债,也以21.09%的比例位列第二。至于选择投资债券的理由,"看重其收益稳定"一项成为投资人最看重的原因。
毕竟全民理财的运动始于这轮牛市,这轮牛市带来了投资者或是投机者的快感,而现在又让投资者眼看这希望的泡沫一点点破灭,这次过山车行情给投资者们带来最大的财富是投资理财意识的普及,既然有人已经付出了巨额的学费,那总该在他生命里留下一些东西。
所以作为在理财战线奋斗多年的金融从业人员,我认为投资理财的目的就在于使资产达到升值,这种升值的意识应该伴随你一生,而不仅仅是短暂的牛市中所得到的短期财富增加,必须要树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当然,认为一旦投下资本就等于稳赚不赔的观念是不正确的,正确的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进行理财规划和不同市场环境来不断检视和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设定止损点及目标收益点位,一旦表现未如预期,没有合理的表现,就适当调整,达到理想的理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