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zhengcai
2008/10/21 16:39:59
一场由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正悄悄地影响着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和消费习惯。出门多坐地铁公交少打的开车、购物货比三家"格价"、多做饭少下馆子、转让闲置物品盘活现金……记者连日来调查发现,"精明"二字俨然已成为广州市民日常生活中的"金科玉律"。
购物:商场看样式网上买货品
在媒体工作的刘小姐是网络购物的"铁杆粉丝"。今年她为了买到一台心仪的相机,从各大IT网站再到几个购物网站,不厌其烦地货比三家,最后终于在网上买到了自己的宝贝。"网上货源多所以价格会便宜些,省下来的就等于赚回来的。"她说,自己购物一般都是先在商场看好样式,再通过网络搜索,"能网购的就不会在商场买"。
有统计数据显示,今年9月份广东的网购总量达到了21.1亿元,占了某知名购物网站当月成交总额的两成多,甚至超过了今年上半年位居榜首的上海。
记者在某时尚网站的二手闲置板块看到,不少网友都在网上转让闲置名牌手袋、香水等来"套现"。网友miaomiao表示,名牌手袋售价不菲,往往两三个的价格就接近万元。"有些不常用的,干脆打折转让掉算了,既不浪费,还可以拿回点现金。"
餐饮:三五千元商务消费"缩水"
记者从广州一些酒楼食肆了解到,到目前为止,今年各大节庆期间市民消费基本保持了以往的水平,未有明显减少。但一些高档的酒楼则反映,明显感觉到今年商务性的消费额有所减少。
番禺迎宾路上某酒家的负责人莫小姐也表示,目前感觉市民消费的变化还不太明显,但一些企业客户商务性的消费则已经"缩水","以往三五千元的消费额度,现在都已经明显下降"。
自己开贸易公司的吴小姐表示,今年生意比以往难做,公司缩减了招待费用,现在大多会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餐厅。她还说,以前自己经常去的几家较高档的餐厅最近人气已经大大减少,从前排队等位的光景已经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