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烦恼的“人情保单”
查看完整版本:烦恼的“人情保单”
2008/10/21 11:57:38
  近年来,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理财渠道,受到不少投资者的青睐。当然,更多人购买保险的目的,是给家庭或个人添加一份保障。不过,却有些投保人错买并不适合自己的险种,原因除了缺乏知识、盲目跟风外,令人烦恼的"人情保单"亦是祸首之一。
  张女士退休多年,某日在家招待一位突然来访的老同事,闲聊时方知对方现做保险,此行目的就是想请她"托一托"业绩。因暂无投保需求,张女士婉言谢绝。但一周后,人家又来拜托,碍于情面,张女士最终买了一份对方"隆重推荐"的保险---"缴5万元,10年后可得11万元,且无风险!"事后,张女士经朋友指点才看懂这款保险的实意:原来除去缴纳5万元保费,额外的6万元乃身故保险金。换句话说,要拿到全部11万元,前提是张女士必须遭遇意外,这实在令她一时无语。
  与张女士一样,宋小姐当初也是出于人情,买了昔日校友、今日保险代理人推销的某款医疗险,年缴保费4000多元。今年6月,她因病住院花去1万多元,理赔时才发现买的是费用补偿型险种,即由于所在单位能报销85%的住院医疗费,所以保险公司只需负担1500元。如果当初买定额型保险,理赔时不论单位报销多少,保险公司承诺的保障都会照单赔付,这让她觉得很冤。而且,她现已缴费近万元,继续投保显然不合算。退保吧,取回的现金又要大大缩水,都怪人情保单惹得祸。
  以上事例在生活中并不鲜见,毕竟碰到熟人推销保险,许多人都会为难,其中一些难免还未搞清状况,就为了面子掏钱,反而得不偿失,只因少数代理人缺乏专业知识,主要靠拜托亲朋好友投保,推荐产品时人云亦云,较难对症下药,后续服务有时也无法保证,以致部分公众认为,保险就是欺骗亲朋好友。
  该如何解决人情保单问题,保险业内专家表示:其一,可要求代理人先做一份计划书。因为优秀的代理人能通过交谈,明确客户自身的需求,做出最适合的计划书。而后,客户可上网查找其推荐产品的相关信息,验证其所说各种承诺是否属实;其二,实在碍于人情,不妨购买不需很多理赔服务的养老险,即便代理人跳槽也不会受太大影响;其三,万一买了不合适的人情保单,可在十天犹豫期内全额退保。
  不过,以上说到底也是应对措施,不论是否人情保单引发"后遗症",很多人主要还是不清楚自己购买的是哪类保险。要切记的是,关键还是须懂得保险应根据个人需要而有所不同,防止出现问题,才发现在最需要帮助时,保险未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