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
查看完整版本: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投资
2008/10/21 11:40:50
  在一年前股市火爆时期,不少机构纷纷提出价值投资的概念。提倡像巴菲特那样选择股票,买一只股票就把自己和所投资的公司连在一起,坚信买入价格低的好公司,长期持有就一定会成功。当时,许多人将"买入最好的股票并持有一辈子"看作是股市赚钱的不二法门。一时间,如贵州茅台等一系列20倍左右市盈率的个股被视作价值投资的最好选择。2007年下半年,在价值投资的大旗下,百元股票的队伍逐渐扩大,甚至出现中国船舶这样300元/股的庞然大物。
  但是,到了今天,那些曾经宣扬价值投资的机构也纷纷做起了趋势投资,所谓的低估值、低市盈率已经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业内甚至有人笑称,与其相信估值,不如相信猪能上树。而市场上,曾经被价值投资寄予厚望的百元集团已经荡然无存。300元的中国船舶已经被数次腰斩,价格跌至35元左右。而随着10月17日贵州茅台收于97.89元,正式宣告机构抱团取暖的最后一只百元股票金身告破。而截至10月17日,沪市A股20元之上的股票仅16只,深市尚有20只,但深市没有一只股价高于50元。沪深两市A股低于2元的分别达149和101只。
  笔者以为,所谓的价值投资在此轮股市大跌中之所以输得这么惨,一方面是因为此轮股市调整的幅度和速度的确超出市场的预计,当时贵州茅台20倍的市盈率相对于市场数十倍的市盈率的确存在一定价值投资的空间,但是现在其20倍的市盈率相对于A股不足15倍的整体市盈率明显过高。但是更重要的一方面,笔者认为那些所谓价值投资者对于这些股票的疯狂炒作透支了未来的业绩增长,加速了此类股票的下跌。
  而且,笔者认为,一些所谓的价值投资专家本身并没有理解股票和金融市场的投资核心,仅是机械地守着所谓的价值投资理念。这是很危险的,因为一旦所谓的价值投资发生质变,其跌幅的惨烈程度往往超出想象。还是以贵州茅台为例,根据其中报的数据,截至6月30日,共计有175只基金持有2.43亿股贵州茅台。而贵州茅台股价从6月30的138.58元下跌至10月17日的97.89元,每股下跌40.69元,这也意味着175只基金中报以来在贵州茅台上已浮亏近100亿元。
  再如中国平安投资富通集团,尽管已计提了157亿元减值准备,"富通噩梦"却仍未结束。目前富通集团的市值已基本挥发殆尽(股价跌至0.88欧元)。截至6月30日,中国平安共计持有富通集团股票1.21亿股,初始投资成本约为238.74亿元。按每股0.88欧元计,中国平安对富通的投资如今只剩下不足10亿元,缩水幅度近100%。受此影响,中国平安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预计将亏损20亿元至60亿元,每股约亏0.3元至1元。
  笔者认为,价值投资并不是单纯地长期持有,更不是所谓的"买入最好的股票并持有一辈子"。如果能靠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学会价值投资,学成一个巴菲特,那巴菲特岂不是随地可见了。但是,我们现在只看到了一个巴菲特,甚至连小巴菲特也没有听说过。因此,尽管价值投资强调长期投资,但是也是相对短期的趋势投资而言,择时进入和卖出也是需要的。就拿巴菲特2007年主动卖出中石油来说,当时正是中国股市正处于最红火的时候,但巴菲特并没有坚持10年持有这个亚洲最赚钱的公司,而4年多、接近700%收益率再次证明了巴菲特的成功。
  在笔者看来,股市中没有什么投资理念能够稳赚不赔,关键还是要看投资者对于股市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同样的价值投资也只能是相对而言,就算是价值投资者的代表巴菲特也曾经投资过垃圾股。股市的行情变化莫测,而投资者也应该灵活应对,价值投资、趋势投资、主题投资等等投资理念都可以成为我们的选股依据,死抱着某一种投资理念带来的很可能是满盘皆输。(潘晟)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