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虽然欧美主要经济国家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救市活动,但资本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回稳的迹象。由于对资本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仍较强,上周,国内银行理财市场上几乎没有出现挂钩汇率、股票的结构性理财产品。
据普益财富统计,上周,国内20家商业银行共发行了129款理财产品,发行总量较前一周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以结构性产品为主导的外资银行,仅发行了4款相关产品,同时,QDII也没有新品上市。
在当前市场形势下,"维稳"已经成为银行理财市场的主基调。
在人民币理财市场上,上周信贷与票据类产品占比小幅上升,从前一周的46.8%上升到50.4%;而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则大幅上升至40.3%。值得注意的是,在央行第二次降息后,信贷与票据类产品收益率进一步下降,其中22款6个月至1年期限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从5.73%下降到上周的5.65%。而收益率下降时期发行量却上升,吻合了本报前期关于"投资者冀望在降息通道内锁定收益的预期"的判断。
在外币理财产品方面,资金也主要流向债券与货币市场。其中,美元3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3.6%,较上上周下降了0.3%、美元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为4.1%,出现了明显上升;欧元、港币6个月期产品的平均年收益率分别达到5.9%和3.9%,也较前期有所上升。但澳元产品年收益率明显下降,平均年收益率只有6.8%,与前期相比,下降幅度接近2%。(记者 陈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