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理财”免费网络账本(帐本),非常活跃的网上账本和理财圈子(www.17lc.net)〖理财圈〗 → 基金公司易主:投资者是去是留?
查看完整版本:基金公司易主:投资者是去是留?
2008/10/19 16:00:03
  有着150多年历史的雷曼帝国在金融风暴中轰然倒下,留给市场的其中一个谜就是其资产管理机构--纽伯格-伯曼公司(Neuberger Berman)最终花落谁家?后者在2003年被雷曼收购。有消息称,纽伯格-伯曼公司将以21.5亿美元的价格被出售给贝恩资本公司和另一家私人股权公司。
  截至今年8月31日,纽伯格-伯曼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超过2300亿美元,该公司的股权变动对市场影响甚微,但对纽伯格-伯曼基金的持有人来说,影响将是直接的:他们应该选择继续持有还是赎回基金呢?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投资者并不需要过度的担忧。当前纽伯格-伯曼公司的投资管理运作正常,旗下的资产由第三方银行道富银行托管着。但正如历史上所发生的基金公司并购一样,那些被并购的公司的基金可能会面临着一些变数:可能来自高管人员和基金经理变动的;可能来自个别基金之间的合并;也可能来自费率和其他方面的改变。
  基金经理可能流失
  基金公司并购最为敏感问题之一就是基金经理或者核心人员在合并之后出现离职。这并非是新的东家希望看到有人出走,特别是优秀的基金经理的离去,这对投资者信心将是一个打击。而人员的变动和离职在基金公司并购后非常普遍。
  如果新东家和被并购的基金公司在产品线上出现重叠的话,人员离职的概率将大大增加。当年美国银行并购哥伦比亚基金管理公司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两者在并购前有着重叠面积较大的基金产品线,于是在优化管理结构和降低成本等目的下对重叠基金进行了调整,直到几年后哥伦比亚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产品线获得了稳定,期间该公司还被卷入到被美国SEC关于"择时交易"的丑闻中。
  相反,如果新东家和被并购基金公司的基金产品线重叠较小,基金经理的变动概率亦小,但现实中却是另外一回事。1992年富兰克林基金公司并购了邓普顿基金公司,当时富兰克林的产品基本集中在债券等固定收益类基金,而邓普顿是当时领先的国际基金投资管理人。5年后,富兰克林并购了互惠基金(Mutual Funds),后者以旗下的价值型基金而闻名,而且这对原先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的产品线是一个极好的补充和扩展。但邓普顿基金和互惠基金的掌舵人(约翰·邓普顿和迈克尔·普莱斯)在所属基金公司被并购后不久就退休了。
  并购后的原基金公司创始人的离去,似乎成为并购大战中的游戏规则。然而,被并购基金公司的管理人员也可能在并购后出现较大变动。橡树基金公司(Acorn funds)在被并购后不久先后有6位基金经理相继离职,互惠基金在原掌舵人普莱斯退休后也经历了较大规模的基金经理变动。1999年,瑞士信贷收购了当时热门的成长型基金公司华平创投公司,当时被认为是一桩相当完美的买卖。但几个月后华平创投的优秀基金经理布赖恩·博斯纳就离职了;随后几年,华平创投的人员也纷纷出走。
  当然,并非所有的基金公司并购都导致大批基金经理的离去。雷曼在2003年并购纽伯格-伯曼公司就是一桩取长补短的交易,当时雷曼以其债券型基金见长,而后者擅长股票投资并形成了独特的投资文化。这桩交易相当的成功,纽伯格-伯曼公司关键的基金经理都被成功留住,而且在并购后的5年该公司旗下的基金表现良好。
  费率与文化冲突
  对投资者来说,基金公司被并购产生的另一个风险可能是费率被抬高了。在绝大多数时候,并购后的基金公司都不会直接调高管理费,费率结构的变化往往更普遍也更隐蔽。例如,当一家收取申购赎回费的基金公司并购另一家不收取类似费用的公司,后者的基金净值水平会更高(扣除费率后)。这就是橡树基金在调整到哥伦比亚基金家族时,橡树基金的Z级别投资者需要转入到A、B或C级别,当时Z级别的费率是0.74%,A级别的费率是1.02%,转换之后就相应地降低了原来Z级别投资者的回报率。近年来哥伦比亚旗下基金的费率有所下降,但相较那些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的基金仍然偏高。
  但是当一家销售导向型的基金公司并购一家投资导向型同行,其他问题可能会浮出水面。例如,合并后的新公司可能会围绕着原投资导向型的优秀基金经理来发行一系列新基金,这就使得基金经理的管理跨度可能大大增加。
  并购的"不干涉主义"
  如果被并购方是一家一流的投资管理公司,那些理想的买家会是那些采取"不干涉主义"的机构,仅仅提供资金而让投资管理层来运作。5年前雷曼并购纽伯格-伯曼公司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
  有部分公司在并购中就始终采取这种相互独立的策略,典型的有联合经理集团(AMG)。该公司专注于并购那些资产规模小到中等的资产管理机构,在并购后仍由后者的创始人或负责人继续负责公司的运营,并提供相应资源。AMG旗下的基金公司包括第三大道基金、Brandywine基金、Tweedy和Browne等机构。
  私募股权公司作为并购方通常不会过于插手公司的内部事务。虽然私募股权公司享有"成本杀手"的称号,但他们也倾向于保持公司管理人员的稳定和公司文化的连续性,特别是关键的管理者和基金经理。对纽伯格-伯曼旗下基金的持有人来说,新的东家正是私募股权公司,这将增加了他们继续持有纽伯格-伯曼基金的信心。
“一起理财”理财圈 © 2007-2025
Processed in 0.02 second(s)